妇产科技能考核评分表优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妇产科技能考核评分表优质资料.doc

妇产科技能考核评分表优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妇产科技能考核评分表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外科洗手考核评分表妇科双合诊检查评分表阴道分泌物检查考核评分表手术区消毒、铺巾考核评分表无菌操作考核评分表换药术考核评分表妇科双合诊检查评分表阴道分泌物检查考核评分表妇产科临床技能操作(产前检查评分表)班别:姓名:考核时间:项目内容题干女,32岁,停经32周,现来作产前检查步骤满分得分评分细则评分细则一.准备81.嘱孕妇排空膀胱12.隐私保护:若为男选手操作,需要求有女性医务人员在场(可口述;女选手直接得分)13.用物准备(骨盆测量器、皮尺、手套、一次性妇检垫)24.铺一次性妇检垫(一次性妇检垫及手套为测量坐骨结节间径时使用)25.指导患者摆好体位(平卧位,双腿伸直,双手置于两腹侧)2二.检查内容、方法901.视诊(口述视诊内容)10(1)腹形与孕周5(2)腹部皮肤情况52.测量宫高腹围10(1)确定宫高测量起点(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终点(宫底最高点);测量手法正确5(2)绕脐一周测量腹围,测量手法正确53.腹部四步触诊40(1)第一步检查手法正确,口述检查内容及结果:判断宫高与孕周是否相符;宫底部为胎儿何部位10(2)第二步检查手法正确,口述检查内容及结果:准确判断胎背与胎儿肢体方向10(3)第三步检查手法正确(先确定耻骨联合上缘再进行检查)口述检查内容及结果:准备判断胎先露,并左右摇动先露确定是否入盆10(4)第四步检查手法正确,口述检查内容及结果:进一步核实胎先露及胎先露入盆程度104.听诊10(1)胎心音检查方法正确(确定听胎心的部位)5(2)胎心音听诊的注意事项(胎心音的速率与节律)55.骨产道检查(只要求骨盆外测量)20口述测量各径线孕妇的体位,各径线的起止点及正常值(1)髂棘间径5(2)髂嵴间径5(3)骶耻外径5(4)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5人文关怀1.结束操作后注意将患者衣物及被褥恢复原样2.向患者交待术后注意事项11总分100考核人签名:妇产科临床技能操作(妇科检查评分表)项目内容题干女,34岁,腹部包块2个月伴月经周期不规则来诊步骤满分得分评分细则一.准备8嘱患者排空膀胱2隐私保护:若为男选手操作,需要求有女性医务人员在场(可口述;女选手直接得分)13.用物准备齐全(手套、窥器、润滑剂、棉枝、一次性妇检垫)24.铺一次性妇检垫15.指导患者摆好膀胱截石位2二.检查内容、方法901.视诊10外阴部检查:口述外阴发育,阴毛分布,有无畸形、炎症、赘生物、肿块等2.阴道窥镜器使用40(1)阴道窥镜器放置方法正确(闭合前后叶、表面润滑、斜行45度缓慢插入阴道,边推进边旋正,暴露宫颈、阴道壁及穹窿部)20(2)口述观察内容:观察阴道、穹窿部及宫颈情况10(3)阴道窥镜器取出方法正确(不要夹到宫颈及阴道壁组织情况下闭合前后叶,45度取出)103.双合诊20(1)戴无菌手套,示中两指润滑10评分细则(2)检查手法正确,口述手指置于宫颈后方、阴道后穹窿部;双手配合检查子宫及附件情况104.三合诊10检查手法正确,示指置于阴道后穹窿部,中指置于直肠;双手配合检查子宫及附件情况5.直肠-腹部诊10检查手法正确,示指置于直肠;双手配合检查子宫及附件情况。口述适用无性生活史、阴道闭锁或不宜双合诊患者人文关怀1.结束操作后注意将患者衣物及被褥恢复原样2.向患者交待术后注意事项11总分100班别:姓名:考核时间:考核人签名:妇产科制度目录1.病历书写规范制度2.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制度3.产科门诊工作制度4.危重病人抢救制度5.产科三级查房制度6.死亡病例讨论制度7.差错防范制度8.交接班制度9.登记统计制度10急救药品管理制度11.病案管理制度12.产科质量自我评估制度13.妇产科科主任职责14.临床主治医师职责15.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16.助产士职责17.待产室消毒隔离制度18.母婴同室消毒隔离制度19.产房消毒隔离制度20.安全管理制度21.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22.业务培训制度23.产前检查常规24.产后访视常规25.孕产妇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26.围产儿死亡讨论及报告制度27.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的制度28.产科抢救用血管理制度29.院内感染管理制度30.剖宫产术前讨论制度31.剖宫产术后审核制度32待产室工作制度33.母婴同室管理制度34.分娩区工作制度35.助产人员考试制度36.助产人员例会制度37.危重患者转诊制度38.软产道损伤处理常规39.产后出血处理常规40.助产技术常规41.新生儿窒息抢救常规42新生儿窒息抢救流程图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