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教育]【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教育]【完整版】.doc

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教育]【完整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教育]【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XXX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摘要:借助学习适应性量表,总结归纳天水市农村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类型和特征,为本地区以及同类学校开展学习适应性辅导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采用华东师大周步成教授修定的?<学习适应性测验>手册?〔AAT〕对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一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共139名在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说明,该地区139名农村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明显好于全国总体情况。该地区男生的学习适应性略低于女生,但总体上差异并不显著。在年级差异的研究中发现,该地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上五年级好于六年级,并且到达显著性水。关键词: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学习适应性测验1引言学习适应性是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根据近年来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可知,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身心健康等。[1]良好的学习适应性不但是学生取得学业进步的重要保证,还可以增进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程度。[2][3]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研究将是很有必要的。2工具及方法2.1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等人修订的适合于小学高年级的?学习适应性测验?(小学五、六年级用),[1]该测验的折半信度为0.71~0.86,重测信度为0.75~0.88。在对学习适应性的评定上采取等级制,具体地说就是将测查结果分成5、4、3、2、1五个等级,5为优等,4为中上,3为中等,2为中下,1为差。处于中下和差的都可以归入学习适应不良,对这些学生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2.2被试被试共150名,均选自天水市麦积区的一所农村小学〔郭家河小学〕的五、六年级在校学生。实验结束之后共收集到有效数据139份,其中男生66名,占47%,女生73名,占53%;五年级79人,占57%;六年级60人,占43%。最大年龄16岁,最小年龄11岁,平均年龄13.5岁。测量方式为团体施测,施测过程由研究者和班主任老师共同负责,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书面指导语和口头指导语,发放统一的〔AAT〕答题纸并嘱其各自独立答卷。2.3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3结果及分析3.1总体状况表1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状况学习适应性等级人数〔N=139〕百分比〔%〕全国理论比率〔%〕优等〔5〕中上〔4〕中等〔3〕中下〔2〕差等〔1〕68636924.3261.8725.906.471.4472438247平均等级3.61总体不良率〔%〕7.91与全国理论比率〔分布〕比拟X2=113.778P<0.001由表1可看出,139名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平均等级为3.61,显然高于全国理论总体平均等级3.00〔即表中等级一栏中的中等〕,总体适应不良率为7.91%。由表1还可看出,被调查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状况经X2检验,明显优于地优于全国理论分布,P值竞争小于0.001。并且成集中趋势,即中上〔61.87%〕、中等〔25.90%〕者较多,中下〔6.47%〕和差等〔1.44%〕者较少。以上结果说明,所测学生的适应性明显好于全国总体情况。但是学习适应到达优秀水平的学生只有4.32%,比全国理论比率低2.68个百分点,这点应该值得注意。3.2学习适应性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3.2.1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表2:男女学生在总量表上的总体分布情况〔N=139〕学习适应性等级男生〔N=66〕女生〔N=73〕N%N%优等〔5〕中上〔4〕中等〔3〕中下〔2〕差等〔1〕平均等级23.004060.601827.3057.6011.503.5645.504663.001824.7045.5011.403.66卡方检验X2=1.494P>0.05由表2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平均等级分别为3.56和3.66,男生略低于女生。两者的差异经卡方检验并不显著〔X2=1.494P>0.05〕。这说明男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根本相同。为了进一步了解男女学生学习适应性在总量表以及各因素上的差异,笔者做了单因子方差分析〔如表3〕。由表3可知,男女学生学习适应性在总量表以及各因素上的差异均未到达显著〔P>0.05〕。其中,在九个内容量表上,“学习方案〞〔F=1.911,P>0.05〕和“毅力〞〔F=2.947,P>0.05〕上的差异相对较大,但都未到达显著水平。这说明,男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各因素水平也根本相同。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