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速度种群数量.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植物生长速度种群数量.ppt

植物生长速度种群数量.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成煤作用重点掌握一、成煤植物低等植物形成的煤叫腐泥煤。元古代至早泥盆世(D1)之前,是菌藻类低等植物的时代,为腐泥煤的形成积累了原始物质。高等植物形成的煤叫腐植煤。三次高等植物的极盛期:二、成煤作用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全部过程叫成煤作用。这个过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物理化学作用。成煤作用分为两个阶段:(一)泥炭化(腐泥化)阶段(二)煤化阶段(一)泥炭化(腐泥化)阶段植物繁殖、死亡、堆积,在微生物作用下不断分解、化合、聚积,高等植物形成泥炭,低等植物则形成腐泥。腐泥化作用(1)概念——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在湖泊、泻湖、海湾等还原环境中转变成腐泥的生物化学作用叫腐泥化作用。(2)腐泥——含大量水分的黑灰、黑褐色冻胶淤泥状物质。2.泥炭化作用(1)概念——高等植物遗体在泥炭沼泽中经受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为泥炭的过程叫泥炭化作用。它分为二个阶段:①第一阶段:在沼泽浅部植物遗体受氧化、分解。②第二阶段:随积水深度增加,氧化环境被还原环境代替,产生腐植酸和沥青质,形成泥炭。(2)泥炭——黄褐、黑褐色,无光泽、质地疏松状物质,风干可作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和肥料。(二)煤化阶段泥炭或腐泥形成后,由于地壳下降而被其它沉积物覆盖,则进入了煤化作用阶段。此时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停止,代之以物理化学作用(T、P增大)。包括了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连续过程。1.成岩作用泥炭(腐泥)在温度、压力作用下,经压实、脱水、固结转变成褐煤(腐泥煤)。2.变质作用褐煤继续在温度、压力、时间影响下(继续升高)转变为烟煤、无烟煤、天然焦或石墨。无烟煤:因燃烧时无烟而得名,一般呈钢灰色,具极强的金刚或似金属光泽。燃烧热值高,是优良的民用燃料。天然焦:由于岩浆侵入、穿过或接近煤层,导致接触带附近煤发生变质而形成。石墨(C):高温条件下形成,多产在受强烈区域变质或接触变质的岩层。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坩锅,润滑剂,铅笔芯,染料等。低等植物三、成煤必要条件(一)植物条件——成煤的物质基础(二)气候条件影响植物生长和植物的分解,温暖潮湿是重要的气候条件。潮湿环境(降雨量大、湿度大)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是成煤的最有利条件(三)地理条件植物遗体的堆积场所。影响到植物遗体在还原环境下的保存。(四)地壳运动条件成煤作用与地壳运动息息相关,地壳下沉形成有利的沉积场所——沼泽地。○地壳下沉过快——不足补偿○地壳下沉过慢——过度补偿◎地壳均衡下沉——均衡补偿(地壳沉降速度与植物堆积速度平衡)为了使泥炭得以保存并转变为媒,后期还需要伴以地壳大幅度地快速沉降,在泥炭层之上快速沉积其顶板岩层。此外,地壳运动同样对气候条件起到控制作用。剧烈的地壳运动常形成高耸山脉,对温度、湿度影响极大。四、我国主要聚煤期(一)聚煤期又叫成煤期,指地质历史中有煤炭资源形成的地质时期。我国最重要的聚煤期有7个:1.早石炭世5.早、中侏罗世2.石炭二叠纪6.晚侏罗世-早白垩世3.晚二叠世7.古近、新近纪4.晚三叠世(二)中国的聚煤区以大型地质构造带为界,划分五个聚煤区:(三)中国的聚煤区以大型地质构造带为界,划分五个聚煤区:1.东北聚煤区:包括内蒙东部、黑龙江、吉林大部和辽宁北部。主要成煤时期为J3-K1,其次为古近纪E。该区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的8%。2.西北聚煤区:包括新疆、甘肃大部、宁夏、内蒙的一部分。主要成煤期为C、J1-2。以J1-2成煤最强,以新疆含煤性最好。本区资源量巨大,约占全国的33%。3.华北聚煤区:包括山西、河南、山东,以及甘、宁东部,内蒙、辽宁、吉林南部,陕西、河北大部和苏北、皖北。主要成煤期为C-P,其次为J1-2,再次为古近纪。尤其以C-P煤田分布最广、储量最多,占该区储量80%以上。本区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3%。4.滇藏聚煤区:包括西藏、青海南部、川西、滇西。主要为P和新近纪煤,C1、T3、K2含煤性差。煤炭资源量很小,约占全国的0.1%。5.华南聚煤区:包括贵州、广西、广东、海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及云南、湖北、四川大部。成煤期多:C1、P2、P3、T3、J1、N(新近纪),其中以P2晚期至P3成煤作用最强。全区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的6%。全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1)西北地区储量丰富,但勘探程度低、构造相对复杂。(2)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储量相对较少,且开采年代长、强度大、浅部资源严重不足。若要向深部拓展,开采难度增大。成煤的必要条件(小结)(1)植物、气候、地理、地壳运动都是成煤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2)地壳运动是主导因素,起控制作用,可影响到聚煤盆地的地貌、气候、水文条件,控制沉积与补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