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合并财务报表{总结篇}.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9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cpa合并财务报表{总结篇}.doc

cpa合并财务报表{总结篇}.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cpa合并财务报表{总结篇}优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合并工作底稿中,调整、抵销分录: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的调整(调整分录)(一)同一控制: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不一致时调整。同一控制下,对母公司个别报表的调整:(体现一体化存续)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二)非同一控制:根据备查薄,购买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差额。第1年第2年(1)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帐价→公允价)借:固定资产【公允价-帐价】无形资产【公允价-帐价】贷:资本公积(2)补提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调整子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净利润)借:管理费用【(公允价-帐价)/年限】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3)转回购买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在净利润中加上)借:递延所得税负债【摊销额×T】贷:所得税费用转回的所得税费用相当于增加了利润。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收益时,(净利润+转回的所得税费用)×母%(1)将子公司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帐价→公允价)借:固定资产【公允价-帐价】无形资产【公允价-帐价】贷:资本公积(2)补提以前年度累计折旧、摊销,转回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未分配利润—年初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未分配利润—年初(3)补提本年折旧、摊销,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等:借:管理费用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借: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所得税费用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调整分录)成本法→权益法:第1年第2年(1)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净利润×母%】贷:投资收益若应承担子公司亏损份额,做相反分录(2)投资当期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3)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同时,调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借: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1)应享有子公司上年实现净利润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未分配利润—年初资本公积(2)当期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3)子公司当期实现净利润:借:长期股权投资【调整后的净利润×母%】贷:投资收益(4)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同时,调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借: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调整后的净利润=净利润-补提折旧、摊销+递延所得税负债=净利润-(公允价-帐价)/剩余年限×(1-T)三、编制合并报表时应抵销的项目(抵销分录):(一)(母)长期股权投资——(子)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借:股本【子公司】资本公积—年初【子公司,非同一控制时,年初+帐价→公允价时的调整额】—本年【子公司】盈余公积—年初【子公司】—本年【子公司】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初+本年实现净利-分派股利-盈余公积-补提折旧+递延所得税负债】*商誉[不变]【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期末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递延所得税负债)×母%】或【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递延所得税负债)×母%】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期末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递延所得税负债)×少%】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公允价-帐价)×T】([免税合并时,不变])*营业外收入(贷差,以后期间,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注意事项】:1.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的区别: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1)同一控制下,不产生差额,不形成商誉或计入损益的因素。非同一控制下,有差额,借记“商誉”,贷记“未分配利润——年初”。免税合并时,会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2)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日合并资产负债表。(3)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此分录每年都有,金额不变)将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自“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借:资本公积(以股本溢价额为限)贷:盈余公积(子公司合并前实现的×母%)未分配利润(子公司合并前实现的×母%)免税合并时,计算商誉:(1)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公允价-帐价)×T(2)商誉=合并成本-(投资时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递延所得税负债)×母%2.商誉的2种算法一定相等,因为:商誉金额确定之后,除发生减值之外,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可用于验算商誉是否正确,此分录的所有数据均不要倒挤得出。3.分录中,“期末子公司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如未知,可由投资时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推算出,或将借方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