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探究题汇编.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东实验探究题汇编.doc

广东实验探究题汇编.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广东省实验探究题八年汇编0523.(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一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准备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活动:(1)【设计方案】①加入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②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2)【小组讨论】①选择加入的金属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原因是,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试剂是,化学方程式为(3)【进行实验】过程如下:①废弃定影液金属混合物+溶液A②金属混合物Ag+溶液B请回答:操作a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单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0623.(13分)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某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他们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种装置。请回答:⑴照装置A挤压胶头滴管,可观察到U形管中的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甚至红墨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原因是,化学方程式为:。⑵按照装置B,把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松开铁夹,此时可看到的现象是:。⑶现有石灰石、稀盐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等药品,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制取CO2、并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实验装置。请模仿右图的“图例”,在右图虚框中直接补画出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图中试剂a是,能证明CO2确实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⑷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同学们双设计了如下方案:取⑶实验后的NaOH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现象为;第二组同学滴加,现象为。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实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⑸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0723.(13分)某小组同学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固体(内含有MnO2、NH4Cl、ZnCl2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操作②的名称是,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操作③灼烧滤渣黑色固体时,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中除含有MnO2外,还存在的物质是。(3)操作④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4)请你写出用pH试纸检测滤液酸碱性的具体操作:。(5)已知在氯化锌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溶解生成可溶于水的Zn(NH3)4Cl2。同学们对操作②的滤液中的成分进行探究。验证方法现象判断猜想I:主要成分为氯化铵取少量滤液加入NaOH固体,并加热未闻到明显的氨的刺激性气味猜想Ⅱ:主要成分为氯化锌猜想Ⅱ成立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0823.(13分)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CO3、灰份;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OH、KOH、Na2CO3、CaCO3、灰份。【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用。(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写化学式)。(3)请写出步骤①发生的任意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猜想是正确的,其理由是。0923.(13分)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问题与讨论】(1)步骤②包括溶解、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2)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说明样品中含有,则证明猜想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成立。1023.(14分)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查阅资料】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