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黄河大合唱》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文阁****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黄河大合唱》语文教案.docx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黄河大合唱》语文教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黄河大合唱》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黄河大合唱》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读懂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六、七、八段,摘抄文中生动的词句,积累语言。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难点: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教具准备】搜集《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相关资料,以及《黄河大合唱》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像资料(播放《黄河大合唱》)听了以后说说你的感受。(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互相交流)2.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这篇文章的作者于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看到了抗日军民在紧张而沉着地准备投入战斗,心潮澎湃,无比振奋,于是,把自己当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了下来。板书课题:15.黄河大合唱。3.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以及有关作者光未然、冼星海的资料。4.教师小结:《黄河大合唱》是我国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扫除生字词障碍。2.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写了哪些内容。3.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写的是演出的情景,哪些写的是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教师检查指导(一)字词1.读准字音:炯(jiǒnɡ)槌(chuí)闸(zhá)洪(hónɡ)埂(ɡěnɡ)2.记清字形:“炯“字的右半部分是”冋“不是”同“。”埂“和”梗“不要弄混了。3.词语理解:①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②焦灼:非常着急,焦躁忧虑。③刀山火海:比喻非常危险和困难的地方。④严峻:严厉;严肃。⑤雄浑:强健有力。⑥炯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⑦死寂: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⑧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⑨精悍:精明能干。⑩敏捷:(动作)迅速而灵敏。11机警:机智敏锐。12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二)主要内容及对应段落课文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4-9自然段写了演唱《黄河大合唱》的情景,二是10、11自然段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三、再读课文,畅谈感受小组内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评点或纠正,读完后交流感受。教师总结:三四百人的合唱队,神情严峻的队员,奇特的乐器,势不可当的乐声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紧张的气氛,刚毅的战士,振奋人心的场面使我们感受到了抗日军队的昂扬斗志。【课堂作业新设计】1.根据拼音写词语。páoxiàoyánjùnsǐjìpēnɡpàijīnɡhàndāoshānhuǒhǎipòbujídài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东海()的黄河()的河水()的清香()的波浪()的声响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他们从台上到台下,在核桃林那绿绿的屏风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2)他,将棒向下一劈,乐曲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3)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4)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中国号,乘驾着怒吼的黄河,向前冲去!()1.咆哮严峻死寂澎湃精悍刀山火海迫不及待2.死寂怒吼奔流淡淡滚滚沙沙3.(1)比喻(2)比喻(3)比喻(4)拟人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积累优美词句,深切感受《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2.朗读6、7、8自然段,熟读成诵。3.学习运用联想来拓展写作空间。【教具准备】《黄河大合唱》音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回顾第一节所学内容,指名说主要内容。二、欣赏演出1.读课文第4自然段,说说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合唱队。(队伍庞大,三四百人。”从台上直排到台下,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2.读课文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你从中想到了什么?(洋油桶改成的大提琴,庙上摘下来的古钟,借来的马号……从中我们能想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和队员们的满腔热情。)3.细读课文6-8自然段,分别找出写演出和作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反复品读,说说自己的独特感受。(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他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课文第6自然段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