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届鄞江中学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案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新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4—6课(2课时)标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课标要求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教学要求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了解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了解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及其影响。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溃败原因的了解,汲取历史教训。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体会法西斯国家疯狂扩大战争的过程也是不断将其自己套进绞索的过程。了解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体会反法西斯力量坚韧不拔的意志、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智慧。一.基础知识强化一.战争的全面爆发(法西斯德国在欧洲的进攻)(一)德国入侵波兰1.二战全面爆发时间与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大举进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标志二战的爆发2.波兰失败的原因①波兰:军事技术与军事战略上与德国存在代差,军事部署不当,装备十分落后。②德国:法西斯蓄谋已久,备战充分,且采用“闪电战术”,实施机械化大屠杀。③英法:宣而不战,继续推行绥靖政策,是波兰军队陷于孤军奋战的境地3.苏联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并把疆界西移,建立“东方战线”。(二)法国的沦陷(实施“曼施坦因方案”)1.北欧战役:德军先于1940年4月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2.西欧战役:1940年5月,德军对荷兰、比利时进攻,荷、比投降。敦刻尔克撤退及其意义(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3.法国的败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法国北部由德国占领南部贝当傀儡政府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反法西斯4.法国失败的原因①法国长期以来对德推行绥靖政策,使法国国内民心沮丧、士气低落,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②法国过分依赖法德边境马奇诺防线的消极防御,军事理论落后,无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军事技术和战术思想的进步③法国军备不充分,指挥不当④德军闪电战术的进攻(三)不列颠之战1.背景①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为什么?)②1940年5月,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拒绝了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2.不列颠空战:1940年7月—9月(1940年:中国正面战场枣宜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3.意义①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各地的反法西斯斗争②为后来第二战场的开辟、盟军的反攻提供了根据地4.英国胜利的原因(德国未达到目的的原因)①丘吉尔政府采取顽强的抵抗政策,抵抗决心坚定②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民心士气高涨③英国新式军用技术的应用,如雷达的发明④英国皇家空军的坚决打击和斗争精神⑤英国本土作战。德空军数量处于优势,但在他国领空作战,目标的制定带有随意性。二.战争的扩大(欧洲战场的扩大,太平洋战场的形成)(一)德国入侵苏联1.背景德国的目的:消灭苏联是希特勒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德国的准备①作战计划:“巴巴罗萨计划”——动用规模空前的兵力对苏联实行“闪电战”②军事同盟: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三国军事同盟,第二年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③军事资源:法西斯德国已经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2.苏联的备战①问题和失误:战争爆发前,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也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主力部队的部署也过于靠近国境线②“东方战线”:战争爆发后,苏联把疆界向西移动150—400千米,建立“东方战线”3.过程:1941年6月22日,德国分三路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战争初期苏军遭受惨重损失,苏联丧失大片领土。4.思考:苏联失利的原因战争爆发前,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斯大林体制在政治上导致“大清洗”,使苏军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且过于依赖“东方战线”(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背景:(1)1940年,日本提出“大东亚共荣圈”侵略计划,企图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严重威胁到美英等国的利益。(2)德国在欧洲的初步胜利刺激了日本的野心(3)日本进驻法属印支北部,美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冻结日本在美资产,英荷等国也一致行动。(4)日本主战派代表东条英机组阁,积极准备战争(就其主要原因:美日争夺亚太地区利益的必然结果)2.过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