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2010—2011第二学期计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教研组2010—2011第二学期计划.doc

数学教研组2010—2011第二学期计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0-2011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学期,数学教研组的教研工作,将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确立目标和任务,在教学上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开展《雅慧·数学》的教学研究。在教研中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做到教研有创新、有重点、有落实、有成效,促进教研组教师在活动中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多实践,使数学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二、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一)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1、本学期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本学期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和教学刊物,根据教师不同需求,灵活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开展“读书沙龙”、“话题论坛”等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一书,开展“聊聊‘懒’课---谈谈高效课堂”话题论坛,提高教师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观看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张齐华老师关于“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视频讲座,就张老师的观点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相联系,展开讨论。2、在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师进一步开展教改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鼓励教师参加市教研室5月份举行的全市中小学各学科论文评比活动。(二)发挥教研群体作用,提高教研实效。1、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数学备课组的作用,各备课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根据各备课组成员的具体情况安排组织,明确分工,做到有重点、有中心,使备课活动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2、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研究。每周开展一次数学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教务处的要求,本学期将开展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活动(现场教学设计方案另表),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3、继续做好培青工程的各项工作,促进新教师的成长。采用师徒结对子,徒弟定期向师傅汇报学习、教学情况,师傅通过听课、看教案对徒弟进行辅导,每星期徒弟听师傅一节课,师傅听徒弟两节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4、抓好毕业班数学教学质量。定期召开六年级教学教研分析会,加强对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考试策略,并拟出对尖子生的辅导与学困生辅导措施,切实提高毕业班学生的数学成绩。5、抓教育科研,做好课题《雅慧·数学》的研究。教研组开展课题《在小学中开展高雅校园文化的构建》的子课题《雅慧·数学》的研究,在数学课堂中渗透高雅教育,具体提出:在低年级开展培养学生课堂的良好行为习惯及数学语言的研究,在中年级开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在高年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研究。教研组定期到各年级听课,并根据各学段《雅慧·数学》的主要培养目标,评价教师在课堂上体现《雅慧·数学》的情况,听课后及时向老师反馈、提出改进意见。6、抓教学存在问题,集中力量,真正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针对各备课组反映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据《雅慧·数学》课题提出的各年级的培养重点进行研讨活动。(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果。1、抓好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在新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务处,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继续认真执行《潮州市实验学校数学教研组提高教学质量的各项措施》。利用多媒体器材,上好每节常规课,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向常态工作要质量。做好每次的考试工作,考试后要加强质量分析,要求教师们在每次测试中要从对比中寻找本班成败得失,在对比、交流中找到提高质量的方法、途径。2、认真研究并落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每位老师都应加强教法、学法的研究,营造“快乐课堂”,优化学生作业设计,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提高学习效率。各备课组都要把如何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作业设计、如何实现“乐学”与“高效”的相互生成作为研究重点,努力创设高效课堂,力求轻负高效。(四)重视特色教学,以特色促发展。1、各年级坚持每天进行口算训练或者是基本计算训练,每学月一次计算比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配合学校提出的利用下午托管的时间分层辅导的方案,认真制定分层辅导的计划。三——五年级:A1、A2为上层生班,上“华罗庚班”的教材(其中五年级A2上课内提高、拓展的内容,不上“华罗庚班”的教材)。B1、B2、B3、B4为中层生班,在巩固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适当进行拓展训练。C1、C2为下层生班,着重进行课本基础知识的训练,为学生查漏补缺。(五)积极组织组内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上级各项活动。1、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