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验式学习(数学)优秀案例设计课题《体积和容积》课时如第1课时设计者陈苏亚课时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难点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课前准备师:一个纸箱、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一个土豆、魔方和装满沙子的木盒生1:一个大纸箱、三个玻璃杯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附在每一块后面,写上“设计意图”并加上括号)一、情境体验——激趣,定位目标。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只乌鸦一天,它干完活又累又渴,真想喝水。忽然,它看一只大水罐,满心欢喜。它飞到水罐旁,一看罐里的水不多了,嘴探进去也喝不到,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师:对!叼些石子放到罐里,石子多了,罐子里的水不就升高了吗?这其中蕴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明白。(设计意图:利用故事导入,激兴设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二、实践体验——探究,分解目标。1、自主体验:初步感知,物体有大小。师:你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一个纸箱,教师边说边从纸箱中拿出2个量杯、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等物品。)生1:一个大纸箱,三个玻璃杯。生2: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师:你认为纸箱和量杯哪一个比较大?生:纸箱大,量杯小。(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2、提出问题,研讨解决方法。师:你们说红薯和土豆比,谁大?生1:红薯大。生2:土豆大。生3:不一定,因为它们的形状不一样不好比较。师:谁说得对呢?你们能想出办法让大家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1)学生独立思考想办法。(2)小组讨论,总结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3、:观察实验,感知体积的意义。师:你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量杯里,哪个水杯水涨得高,哪个就大,好,老师现在就来给大家演示一次。师:为了能很公正的知道红薯和土豆哪个大,应该在两个相同的量杯里放入同样多的水,而且放入的水不能太多,以免水溢出来,也不能太少,要漫过红薯和土豆。否则无法正确判断。请大家在下面注意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把红薯和土豆分别放到两个装有同样多水的量杯里。)生1:杯子的水面升高了。生2: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多,放土豆的杯子里的水升得少。:师: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呢?生:因为红薯和土豆会占一定的位置,水并没有增加。师:那就是说红薯和土豆在杯子中都会占一定的空间。师:为什么水面的高度不同呢?生:因为红薯和土豆的大小不一样。师:你现在认为红薯和土豆,谁大?说出你的理由。学生独立思考。(2)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3)全班交流:生1:红薯大。因为放红薯的杯子里的水升得高,说明红薯占的空间大。生2:土豆比红薯小,因为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小。师: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红薯和土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粉笔占有一定的空间,数学书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出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学生举出各种实例说明物体是占有一定空间的。)教师揭示概念并板书: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设计意图:在活动中,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有空间的大小不同。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4、设计实验方案,感知容积的意义。师:(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哪一个装水多呢?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分组上台做实验。)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①先把一个水杯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水杯,如果第二个量杯中的水不满,说明第二个水杯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正好也满了,而且没有剩余,说明两个杯子一样大;如果第二个水杯中的水不仅满了,还有剩余,说明第一个水杯大。②先把两个水杯都装满水,再分别把水倒入第三个水杯,以第三个水杯里的水的多少来判断谁装的水多。师:两个杯子装得水不同,说明两个杯子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作容器的容积(板书)。杯子里所能容纳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师:谁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容器的容积?生1:纸箱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纸箱的容积。生2:冰箱所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