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环境下校园中的中学德育活动探究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网络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渗透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娱乐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致于有人把现代中学生称为“e代青年”。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工具。然而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会产生出许多“网毒”和“电子海洛因”。本文从网络时代中学德育的现状特征入手,客观分析了网络对中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新形式下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网络时代中学德育网络德育一、网络时代下中学德育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1.网络时代的概念类似于“石器时代”,“网络时代”只不过是现在我们所居住环境的一个代名词。但“网络流行的时代就是网络时代”——这种讲法显然过于片面和绝对。也有人说,“网络时代”的标志就是“人类进入无障碍、超时空信息交流的时代”,这又未免太过于抽象。查阅了大量有关“网络时代”的界定,发现对于这个新词的完整含义目前尚无定论。“网络文化”、“网络商业”、“网络传媒”、“网络教育”等等,都是网络时代的现实产物。其实我们若把这些“不同花色的婴孩”捆绑在一起,或许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现实意义,当然这是一种狭义的假设。那么何谓网络时代呢?我们这样注解:网络时代,是一个泛泛的、笼统的、十分不确切的概念。它可以有很多名称,诸如数字化生存、电子媒介时代、网络空间和虚拟现实等等。但它总是以数字化为其基本特征,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国际互联网、虚拟技术等高科技的基础之上的。这个以数字化为其基本特征而出现的时代,不再是以“比特”的方式存在,即数字化生存方式,把全世界的电脑通过国际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至今只有10年多的时间,还处在一个少年期。但中国的互联网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曾说:“进入网络时代是一个过程,它的开始点用什么来标志,没有公认的定义。我们在描述一个时代的时候,常常有各种简略的说法,比如‘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等。遗憾的是,以前中国进入每一个时代,都迟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是这次进入网络时代没有迟到,几乎和美国、欧洲同步。这一点已经被事实证明:我们的网络用户每年以20%到40%的速度增长。”⒉中学德育的概念《中学德育大纲》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对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决定性作用。我认为,中学德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和中学生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中学生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在整个教育组成部分中,中学德育之所以能与智育、体育、美育并列,取得长期独立存在的资格和地位,就是由于它的特殊本质属性及其功能是其它各育所不能代替的。只有正确理解了它的本质属性,才能在我们教育工作中深刻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的重要思想,把中学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网络德育的概念网络德育是网络的"环保工程",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是德育现代化的一种形式。我这里谈的网络,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覆盖全球的枢纽中心,通过它,可以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它对中学生德育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影响。与传统德育相比,网络德育一般利用校园网或者因特网进行,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开放性:网络是开放的,开放的网络必将改变德育工作的时空。受教育的人数、时间、地点不再受限制。因此,网络德育是一种真正的开放式德育。(2)交互性:网络的交互,分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又分两种,一种是人与人交互,另一种是人机交互。前者是指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双向交流;后者是指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由机器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非实时交互是指人们通过E-mail、电子公告板、留言板等来相互传递信息。(3)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也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这里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老师唾沫横飞的说教。学生可通过德育课件(CAI)来感受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4)预见性:网络德育的预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