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2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申报书四川省教育厅制二〇一三年八月填写说明1.申报书各项内容须实事求是,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3.申报书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二、改革背景1、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生本科生,现为西华大学校特色专业,该专业长期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了大批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能在水利、水电、土木、交通等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水利水电工程”学科自2009年起被批准为西华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支撑“水利水电工程”工学硕士点和“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多年来,已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共2000余人。该专业师资团队在校内拥有专业教师20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1人。该师资团队具有阶梯化和年轻化的特点,将发展目标始终瞄准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纵横向课题研究。近五年来该学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及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50余项,团队成员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被sci、ei等收录论文10余篇。目前,该专业拥有独立的教学、科研实验室,主要由流体力学实验室、水文实验室、水利工程测量实验室、水工模型实验室、水工结构设计实验室、水利工程施工实验室组成。实验室占地面积共约300平方米,设备台套数共480台,主要设备有:直读流速仪ZLS-3,便携式流速流量仪LJD,旋杯式流速仪LS78,蒸发皿E610B,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水工模型实验室主要有:丹江口水电站枢纽布置模型、电站厂房模型、水闸模型、溢流坝段止水布置示教板、心墙土坝剖面构造示教板、非溢流重力坝模型、重力坝纵缝构造、重力坝内廊道系统以及新进购买的双曲拱及坝后式电站高水关水利枢纽动态仿真模型、闸坝水利枢纽动态仿真模型、溢流重力坝及电站高水头水利枢纽模型、水利工程地质模型、坝基渗流电模拟实验仪、调压室控制实验装置等;水利工程测量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动态GPS测量系统;水利工程相关软件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软件、边坡稳定分析(EMU、STAB)、百图设计软件、PKPM结构设计软件包;除此而外还包括金属及非金属结构探伤、检测系统。水利水电专业实验室在促进水电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水电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实验实践教学特色体系,为我国水电建设事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各项科技创新活动,表现突出,屡获嘉奖:西华杯、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等比赛中,水电专业学生表现突出,荣获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的奖励。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高,平均就业率达98%,在全校专业就业中雄踞前茅;考研率约占10%,不少学生考入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江科学院、重庆交通大学、甘肃工业大学等重点名校深造;学生就业单位广泛,全国各地的水电和相关设计院,水电建设和管理单位等对我校水电毕业生普遍评价好,这些都是对水电实践教学良好的有力证明。2、本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意义目前,水能发电作为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世界水力最富集之地在中国,中国水力最富集之地在西南。四川水能资源占全国25%,水电开发蕴藏量1亿多千瓦,目前仅开发了10%;西部可开发水能资源约2.743亿千瓦,占全国的72%。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西南地区依然是中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西南的水电必将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角,对改善中国电力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战略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种趋势也必将带动对水电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此,以我国水利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面向水利工程领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按照学生能力与发展志趣的不同讲学生培养为适合社会需要的水利水电工程卓越工程师。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卓越工程师教育旨在培养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中高端的研发、设计和管理人才。三、本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含专业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重构、校内外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