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释题型特点】本单元是古代议论性散文。文言议论文中作者为论证中心论点所采用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是文章表达内容的核心部分,要准确解读文言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和内容要素,必须注意准确筛选文中的信息。如《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阐述“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师说》第二段中表现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批评指责的内容。1.何为“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一般是:2.了解命题形式(1)客观选择题。这种对信息的筛选和提取,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即挑选若干文句分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2)主观表述题。以主观简述题的形式设定某一问题(信息筛选区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理解进而用概述的语句回答或者直接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广东卷、四川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即采用了这种主观题型。【授解题策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答题三步骤1.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给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体现某人某种性格的一项”,这提示只能选择正面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弄清题干的要求。2.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才能准确把握。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揣摩用意。具体如下:初读→筛选信息,去粗取精。再读→依据选项内容确定其在文中位置,把握其信息指向。【特别提醒】不同的文体初读时筛选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表所示:3.比较遴选,去伪存真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依据试题指向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答案。思维轨迹审清题干回归原文比较遴选“筛选文中的信息”常见的设题误区1.对象错位(张冠李戴)人物传记类文段往往涉及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2.方法错位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3.概念错位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4.主旨错位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择材料时始终贯穿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内线,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命题人看准了这一点,往往在“某一种”传统美德的“点”上命题,制造出“主旨错位”的误区。5.事件错位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6.关系错位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答题思维。【析典型例题】(2014·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①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立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