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生识字学习评价.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谈小学生识字学习评价.doc

谈谈小学生识字学习评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谈小学生识字学习评价刘金芳(新疆兵团农十师一八一团巴区中学)要进行阅读和作文就必须先识字,只有认识了字,才能组成词、连成句、形成篇,所以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先任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以本文浅谈小学生识字学习评价。一、识字与评价方向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的要求和目标,涵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即对教师提出了从三个维度综合、全面评价学生识字的要求。它包括考察学生能否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对祖国文字的情感态度,是否具有主动识字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是否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等。那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评价呢?(一)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评价学生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是学生多识字的前提条件。忽视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不能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不足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人为地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割离,就不能激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也不能发挥出识字教学的人文性价值。作为一名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坚持抓好常规教育的同时,还必须把创新和现代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注重字词的认知、理解、运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做到生生互评、师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鼓励、关注每一个学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只有重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习惯,才是对于终身学习十分重要的。新课标中,小学生识字量应达到3500字左右,这么多的字只凭课堂上学习识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读物识字。无论是名著、杂志,还是店牌、包装袋,只要有字就可一读。如果一个学生对识字有浓厚的兴趣,他便会主动去学习,那么课外、课本、店牌,都成了他们识字学习的场地。(二)学生识字能力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能力的学习目标,各阶段有所不同:一至二年级:学习独立识字;三至四年级: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五至六年级: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能力具体表现为掌握汉字拼音以识字音,掌握笔画、部首以识字形,掌握两种查字法以识字义。学生一旦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就能做到无师自通,进而为自由阅读和写作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在评价识字能力时,可以给学生一段短文,其中包括一些学生不认识的字,要求学生阅读后完成一些与生字有关的测验题。这样来测评学生的识字能力,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评价的效度也提高了。(三)学生识字方法的评价识字方法由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汉字本身的规律所决定,具体表现为:要在语言环境中教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和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学过的字力求在语言训练中反复运用,把识字与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在识字的过程中重视写字的指导,把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实践中,为使学生认识理解“松、柳、榆、旗”等生字时,让学生看着窗外校园内的树和红旗来识记,还有的学生说“松”字左边的“木”是形旁,右边是声旁,左形右声。在识记“飘”时,有位学生拿着一张纸片说:我的车票被风刮到了半空中,又飘了下来。等等的一些识字记字方法,的确让我惊喜,我及时地鼓励、表扬他们,他们的识字劲儿更足了。当老师了解认识学生的识字方法时,应通过问卷或报告的形式分析,对学生的方法作出评价和反馈时多给予表扬肯定。如:“你在什么地方认识这个字的?”“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把识字的主动权给学生,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识字方法,增强他们识字方法的兴趣和热情,这样就能彰显学生的主动意识和个性特点。二、评价反馈评价具有展示激励的功能。评价信息的反馈会引起学生的不安情绪和焦躁感,它不仅存在于评价反馈之后,而且在实评价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学生良好的表现与学生成果一经确认,将激发更大的动力。因此,应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都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在鼓励时,我们可用语言激励,也可用物质奖励。至于用什么,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语言激励课堂上语言的评价有积极的肯定和巧妙的否定之分。积极的肯定使学生备受鼓舞,增强自信。而巧妙的否定也能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尝试,不断探究。大家也许都有同感,一年级(小学低段)的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很高,而到了思维成熟敏捷的五、年级时,学生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反而不高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人会说:“他们知道害羞了”。不假,可害羞、怕丢人又是从何而来呢?究其根,主要是老师在方法处理得不得当。学习好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没什么,他们的回答往往是赢得老师赞扬,好!好!你真棒!使得这部分学生回答了一问还想回答下一问,即使偶尔失误,老师们也可能会莞尔一笑,学生也会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