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努力****振宇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语文教案_6.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5篇[通用]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语文教案篇1学习内容分析《猴子种树》是一篇含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猴子先种梨树,听信乌鸦的话改种杏树,又因麻雀的进言改种桃树,最后又听信杜鹃的话,种了樱桃树。猴子对别人的话不加思考,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树拔掉,结果一事无成。教学中要注意理解农谚的意思,读懂猴子的行为是可笑的,愚蠢的,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对别人的话言听计从。学习者分析学生普遍年龄小,大多7岁多,有的6岁。识字不多,阅读量不够大,知识面窄小,部分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需要老师用多种方法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的浓郁兴趣。知识与技能:(1)认识“猴、梨、施、将、鸦、哇、谚、拔、麻、雀、樱”11个生字,会写“拔、掉、杜、肥、短、将、鸦、梨”八个字及以下词语:“拔掉、将来、耐心、乌鸦、梨树”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弄清楚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有种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通过认读、书写,扩大识字量。(2)在朗读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理解故事中认识猴子的错误,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要坚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废。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通过学习理解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教学设计思路为了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我在复习词语的时候设计了开火车的游戏,拍手按照节奏读词语。在新授的时候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设计了合理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理解课文,自主合作探究课文。依据的理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低学段阅读课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课文的主要方法,也是本课教学指导的'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通过交流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认识11个生字会读、会认。多媒体课件交流讨论创设情景、提供练习和反馈会写8个生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会组词。多媒体课件示范、观察、练习提供练习和反馈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理解课文多媒体课件讨论交流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道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谈话导入,质疑激趣出示画图,板书课题。对课题进行质疑。激发学生阅读学习课文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读课文,感知语言出示生字及词语,检查生字读音。布置学习任务。1、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2、交流识字方法,看谁读得又快又准。3、把课文读正确,想想主要讲了什么?培养学生试学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再读课文感悟语言让学生联系课文相关段落,思考问题,结合观察插图,指导朗读。1、读猴子与乌鸦的对话内容,并观察插图,思考回答老师出示的问题。2、画出麻雀、杜鹃说的话。练习朗读。3、学习最后一段,交流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教会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四、分角色朗读内化语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把猴子、乌鸦、麻雀、杜鹃说的话读好。给学生创造朗读展示的机会,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五、拓展练习积累语言1、让学生读一读“学习连接”。2、让学生读一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1、读“学习连接”,了解什么是谚语。2、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学写几个在空花朵上。让学生积累语言。六、识记字形指导书写引导学生分析笔画,观察生字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观察,描写,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让学生掌握生字的结构及书写方法,练习把生字写规范、端正、美观。七、总结谈收获鼓励学生结合课文谈收获。谈收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诗歌,明确读诗的一般方法。2、掌握一些诗歌常识。教学重难点1、目标一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内容及程序一、导入新课由文学体裁的分类导入二、新课指导1、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情绪和情感是诗的基础。2、读诗,要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内涵,区别这种感情是否积极向上,是否给人美感。举例见课本。●从诗的意象(诗人的意中之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3、读诗,还要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诗歌的语言讲究精炼、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4、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