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语文教案【整理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实用的语文教案7篇(优选)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语文教案篇1一、过渡导入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2、指名回答。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根据回答板书: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4、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2、交流出示句子。“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4、指名读,然后齐读。5、上面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三、学习第二段1、这一段与第一段一样,也是有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出示句子: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4)学生畅谈体会。三、小结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语文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积累12条成语,能熟读成诵2、阅读故事《绿手指》,能复述故事,明白故事道理。3、参加集体讨论,意思能表达清楚,能与别人合作讨论交流,扮演不同的角色,适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4、能具体、有条理地记下发生在熟悉的人的身上的一件事。二、教学时数:(5课时)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记下的成语和熟悉的人的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完成读读背背。1、复习学习过的成语,背一背2、出示练习的成语,明确要求: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时间把它们记下来3、学生自由读成语,试着理解成语的意思,背诵。4、比赛背诵成语5、交流其他成语,指名学生写到黑板上。〈二〉、阅读故事,理解内容。1、独立阅读短文,借助工具书查词查字,理解短文内容。2、分小组学习,先读短文再说说“绿手指”的含义,教师巡视辅导。3、小组派代表说说对“绿手指”的理解。4、讨论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5、交流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谈话兴趣1、教师谈自己购书的经历。3、导入话题:如何购书?〈二〉、回忆购书活动,拓展话题。1、回忆以前的购书经历,说说自己在活动中做了什么,有何感受?2、同桌交流、增加购书经验。〈三〉、小组内讨论:1、如何扮演各种角色2、在形成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小组进行演练。〈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比赛。〈五〉、全班同学评议,给予肯定与鼓励。〈六〉、课堂小结1、交流购书心得。2、作业:自己去体验购书。第三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作文兴趣〈二〉、交流启发,拓宽思路1、全班交流回忆童年与小伙伴的.生活。2、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熟悉的人,要讲得有条理3、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介绍。〈三〉、读习作要求,明确作文要求1、选择的人必须是自己熟悉的、喜欢的。2、选择的事应该是印象深刻的。3、事情要写清楚,语句要通顺。〈四〉、学生尝试作文,教师巡视辅导。〈五〉、评议学生的范文,提高作文水平。〈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续完成作文。2、完成练习册。语文教案篇3教学目标:⒈认识3个字,学写8个字。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⒊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生机与情趣,知道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获得一些简单的植物生长的知识。教学重点:⒈认识3个字,学写8个字。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003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一粒种子。请大家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⒈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标明课文自然段。⒉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⒊默读课文,课文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