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熟练记忆全球自然带分布图,正确解释某一区域水平、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成因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体现:不同的空间尺度,有大有小。(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分异和海陆分异。(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如陆地的分布。分异规律世界气候类型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太阳辐射:赤道两极↓热量带:赤道两极↓植被:赤道两极↓土壤:赤道两极(一)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的纬度差异。1.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冰原带是地球上跨经度最广的自然带B.热带草原带以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最广C.温带森林带在南半球分布很广D.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常绿硬叶林带分布2.(2010·绍兴调研)右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分异规律图形记忆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内陆↓降水量:沿海内陆↓植被:沿海内陆↓土壤:沿海内陆(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分布。分异规律(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随海拔的变化,状况差异很大。方法突破图解纬度、坡向与雪线高度的关系针对训练3(2011年白云中学月考)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A.南坡为向阳坡B.北坡为向阳坡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根据山地基带类型确定其纬度,可知:答案:(1)A(2)D(3)秦岭(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变式练习2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3)题。(1)关于该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脉可能为南北走向B.该山地可能位于安第斯山脉南段C.该山地可能位于天山山脉D.该山脉可能位于南半球(2)关于该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草原带只分布于南坡B.山地针叶林带只分布于北坡的原因可能是北坡为迎风坡C.该山地位于阳坡的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比阴坡低D.该山地的雪线高度南坡低于北坡(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有()A.山地所处的经度B.山地的相对高度C.山地所处的经度和海陆位置D.山地属向斜构造还是背斜构造读下列A、B、C三幅图,回答(1)~(3)题。(3)在沿图B中丁线考察时,虽然穿越了赤道,但沿途所见几乎都是草原景观,这是因为()A.该处的热带雨林被砍伐,次生植被以草原为主B.该处虽在赤道附近,但受不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了终年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C.该处地势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不旺盛,出现了非地带性现象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非洲大陆的体现,非洲赤道附近由西部的森林过渡到东部草原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按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例3: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四)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读下图,完成(1)~(2)题。(1)自然带①出现在南回归线附近的沿海地区,这种分布属于()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2)自然带②南北延伸较长,主要是受到沿岸()A.向南流动的寒流影响B.向北流动的暖流影响C.向南流动的暖流影响D.向北流动的寒流影响【解析】(1)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0°~10°之间,自然带①为热带雨林带却分布在南纬10°~南回归线之间,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及地形(西北部为巴西高原,地势抬升多地形雨),加之巴西暖流的影响而形成,区别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带,故选D。(2)自然带②为热带荒漠带,其南北延伸较长主要由于秘鲁寒流的降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