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6.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ppt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一、机械通气的概念、目的二、机械通气的适应症、禁忌症、使用指征三、呼吸机的调节与使用四、治疗期间的监测、护理五、并发症及其处理六、呼吸机的清洁、保养、消毒一、1、机械通气概念机械通气是指用人工方法或机械装置的通气代替、控制或辅助病人呼吸,以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功消耗,维持呼吸功能等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2、机械通气的目的(1)、维持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2)、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氧运输(3)、减少呼吸功1、机械通气的适应症2、机械通气的禁忌症3、机械通气的使用指征(1)心肺复苏(2)治疗严重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如COPD、重症哮喘、中枢神经系统或呼吸肌疾患所致的严重通气不足;严重肺部感染;ARDS所致的严重换气功能障碍等。(3)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或加重如心、胸外科手术后,使用呼吸机帮助病人减轻因手术创伤而加重的呼吸负担,以减轻心肺和体力上的负担,缓解呼吸困难症状。(1)、机械通气治疗无绝对的禁忌症(2)、相对禁忌症伴有肺大疱的呼吸衰竭未经引流的张力性气胸大咯血急性心肌梗死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足血容量前3、机械通气的使用指征1、机械通气的常见模式及呼吸参数的调节2、呼吸机的使用方法3、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1)、间歇指令通气(IMV)(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3)、压力支持通气(PSV)(4)、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辅助/控制通气(A/C)(1)、呼吸频率:机械通气之初,一般设定呼吸频率10—15次/分,(2)、潮气量:设定在7—15ml/kg体重,(ARDS6—8ml/kg)(3)、每分通气量:6-8升/分(4)、呼入氧浓度:现代呼吸机FiO2可在21%-100%之间任意选择,设置的范围一般在40%-60%(5)、吸呼比:1﹕1.5-2左右,若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病人,可在1:2以上。(6)、触发灵敏度为提示呼吸机产生人机同步性的指示。(-2—-4cmH2O)呼吸机的使用步骤(1).建立人工气道(2)打开压缩机电源开关(3).打开呼吸机电源开关(4).打开温湿化器电源开关(5).设置呼吸参数及呼吸模式(6).设置报警界限(7).调节同步灵敏度一般为-2—-4cmH2O(8).确认呼吸机管道连接无误,用模拟肺与呼吸机连接试行通气,确认呼吸机的工作状态正常后,连接于人工气道进行通气(9).听诊双肺呼吸音,检查通气效果3、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1、血气监测正常值:PH:7.35-7.45PaO2:80-100mmHgPCo2:35-45mmHg采集血气标本的时间:上呼吸机,调整呼吸参数及吸痰30分钟后采集2、经皮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正常值:95﹪-100﹪.优点:安全可靠连续读数反应迅速使用方便监测病人瞬时SPO2的变化,及时发现低氧血症3、呼吸参数的监测呼吸模式吸氧浓度(FIO2)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VE)呼吸频率(自主/机控)等1、通气效果的观察:重点观察呼吸情况生命体征神经精神症状2、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道的湿化,防止人工气道意外脱出3、及时处理人机对抗(3-1表现3-2原因3-3处理)4、心理护理5、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所需:口腔护理.翻身拍背.皮肤护理.近早施行肠内营养,防止肠道菌群移位引起感染6、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1、机械通气效果的观察1、环境的管理:定时开窗通风,病房的消毒限制探视与陪住,减少病室内流动人员注意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c,湿度在55%—65%2、导管位置管理,预防导管意外脱出:经鼻插管长度约24-28cm,经口插管约距门齿22-24cm,妥善固定导管,经常检查,防其脱出;每天上下调整气管长度约0.5-1cm,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坏死.进行护理操作时,尤其翻身或口腔护理时,要专人管理管道,在升降床时,先取下固定管道的支架,以免强行拔出导管;气囊充气适度;适当约束四肢,必要时镇静;心理护理;3、人工气道的湿化电温湿加热器:吸入气温度32—37℃为宜,湿度可达100%持续气道内滴入方法:0.45%氯化钠溶液以每分钟0.2ml的速度持续滴注。24小时可用250-300ml间断气道内注入法:0.45%氯化钠溶液(支气管解痉剂),吸痰前抽吸5—10ml(或根据痰液的粘稠度),吸气时注入气道。注入后接呼吸机通气1-2次再吸痰以使药液充分稀化痰液。雾化吸入:雾化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据病情可加入化痰和抗菌药物,用三通管接于呼吸机上4、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定时放气(1-2次/日),注意吸痰(吸尽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吸痰前后吸纯氧1-2分钟),气囊充气适度最小漏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