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方案5份.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路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方案5份.doc

公路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方案5份.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陆川县东环路扩建工程(官田村—碰塘村)二下标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方案编制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凌燕审核人:覃运芳批准人:周明红编制日期:二○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19756一、工作目标PAGEREF_Toc197563HYPERLINK\l_Toc29006二、成立驻地办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小组PAGEREF_Toc290063HYPERLINK\l_Toc2106三、实施工作安排PAGEREF_Toc21064HYPERLINK\l_Toc17774四、质量通病治理的目标和手段PAGEREF_Toc177744HYPERLINK\l_Toc9240五、质量通病治理控制措施PAGEREF_Toc92406HYPERLINK\l_Toc12476(一)钢筋砼结构物工程PAGEREF_Toc124766HYPERLINK\l_Toc3734(二)路基工程PAGEREF_Toc373412HYPERLINK\l_Toc12458(三)桥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PAGEREF_Toc1245817为了全面落实质量管理计划,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陆川县东环路扩建工程(官田村—碰塘村)二手标合同段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陆川县东环路扩建工程(官田村—碰塘村)二标合同段项目部经项目经理发起,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研究,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本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方案。一、工作目标明确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监理工作目标,制定质量通病治理监理控制手段及要点。采取预控措施,加强过程监控,有效克服质量通病的发生。“争创优质、打造精品”,全面提高本项目工程质量。二、成立驻地办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小组陆川县东环路扩建工程(官田村—碰塘村)一标合同段项目部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现场各工队队长为主组成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小组,全面推进治理质量通病监理工作的开展。组长:周明红副组长:覃运芳组员:凌燕;杨裕潮;李向荣;秋标;周志刚;韦晓红;韦佳;韦淑娥三、实施工作安排1、2016年2月25日-2月28日组织召开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座谈会。2、2016年2月29日-3月1日施工单位上报质量通病治理实施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3、2016年3月8日一2018年3月8日监控质量通病治理实施过程,做好记录、收集资料。4.2018年4月对质量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四、质量通病治理的目标和手段五、质量通病治理控制措施(一)钢筋砼结构物工程1、钢筋定位不准确,间距不符合设计及规范标准①形成原因(1)质量意识差,责任心差。(2)质保体系不健全,没有认真进行自检。(3)钢筋制作几何尺寸不规范。(4)保护层垫块偏少或偏薄。②防治措施(1)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2)健全质保体系,认真进行自检。(3)钢筋制作规范,盘圆钢筋应调直后使用。(4)先准确放样,后安装钢筋。(5)安装足够的合格保护层垫块。2、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①原因分析(1)疏于管理,浇注前没有严格检查保护层垫块稳定情况。(2)施工过程中外力对安装钢筋挤压、碰撞导致安装钢筋位移。(3)钢筋制作、安装不规范,局部钢筋外凸。②防治措施(1)浇注前严格检查硷各面垫块数量和稳定情况,确保保护层设计厚度。(2)钢筋安装就位后严禁施工人员直接在上面走动,在浇筑过程中应均匀布料,严禁集中倾倒砸压钢筋引起安装钢筋位移。(3)钢筋制作、安装规范,几何尺寸与设计图纸相符。(4)混凝土浇筑前和浇筑中派专人进行巡视,防止施工不当造成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或露筋现象。3.硅外表蜂窝、麻面,模版接缝处不平顺①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硷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混凝土浇筑操作不规范,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因漏振而形成蜂窝;(5)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6)碎石、河砂级配差,不便于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蜂窝;(7)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8)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9)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