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陋室铭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陋室铭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正确翻译全文。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3、学习托物言志表现手法。二、教学重点:1、托物言志手法。2、翻译并背诵全文。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爱慕荣利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生活情趣。四、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指导法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导入(二)简要了解作者及背景(三)字词积累(四)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点拨朗读技巧。(五)学生结合注释,正确的翻译课文。1、自主翻译2、合作交流3、提问并适当点拨六;学生理解课文方法:问题启示法1、文章开头运用什么手法引出“陋室”?2、作者从哪个方面写出了陋室不陋?3、文章最后为什么要提‘诸葛庐’和‘子云亭’呢?4、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5、作者写陋室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物托物言志志高尚情操陋室安贫乐道七、作业1、正确翻译课文,完成练习册。2、背诵全文。《陋室铭》教学反思这是一堂文言文教学。我用了一课时,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教学任务完成,教学顺利。但是,今天改完基础训练册后发现,许多学生作业错误很多,字词翻译全班只有几个同学全对。问答题有几个没写的,中间对课文的'内容掌握的也不够好。我认为这节课不太成功,原因有:1、课文朗读少,课前预习不好。2、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性较差。所以以后设计问题要精,组织课堂能力要强。让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多读课文,熟悉文本。陋室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相关的文言字词,翻译并背诵课文,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疏通文意以学生运用辅导资料自己把握课文与教师点拨相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以及背诵课文。难点: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诵法、讲授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根据作者简介导入文章。2.新课讲授:诵读课文,分组对课文进行翻译,讲解课文。3.巩固练习:通过问题,巩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了解。4.小结作业:小结:阅读古人的作品,要择其善者而从制,其不善者而改之。因此,阅读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对古人的道德品质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我们学习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好的,今天的课程就告一段落。陋室铭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复习“铭”这种文体,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品析词句之美。3.拓展,深入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品析词句之美四、教学难点拓展,深入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诵读法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旧知回顾体裁:铭(哪一组师友介绍一下)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二)读音韵之美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要求学生注意韵脚和节奏)师友互读,班内展示,教师评价,全班齐读。(三)品词句之美学生自己找出欣赏的句子,进行分析。先独立完成,再师友讨论,最后班内展示。(四)悟人性之美1、旧知回顾本文运用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节操和的情趣。刘禹锡是否就要在这一间陋室,踏青苔,赏草色,弹古琴,读佛经,自得其乐,终老一生呢?他甘心吗?2、读刘禹锡的诗,体会其豪情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尚且诗情盎然,他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3、拓展彭城刘禹锡,诗豪者也。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这是作者被贬和州后写的诗句。可见刘禹锡虽被贬但豪情不减,不甘沉沦,试从文中找出体现他的豪情的词句,大声朗读。4、悟人性之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这个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被称为中唐“诗豪”。就是这个刘禹锡,他一生辗转奔波于仕途,虽历经艰辛却痴心不改。就是这个刘禹锡,先后被贬到连州、和州、苏州,但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因祸得福”,因为他深入民众,体察民情,勤廉守政,力行教育,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