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灵慧****8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

《陋室铭》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20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2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陋室铭》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借描绘陋室,表现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体会本文语言凝练、声调和谐的特点。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分析能力训练与朗读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教学过程一、朗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1.标出不会读的字,查字典给这些字注音。2.放声读课文,在读准每个字音的基础上,按标点读出停顿。二、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作者写“山不在闹,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目的是什么?提示:为比喻因“德馨”而陋室不陋。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句描绘了陋室周围的环境,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概括这里环境的特点?提示:环境幽雅。3.对居室周围环境的描写,与表明作者“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绿苔漫上阶沿,青草长满庭院”,表明作者安居陋室,恬然自得,丝毫不感到荒凉、寂寞。这种心境,正是“德馨”的反映。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怎样表明作者“德馨”的?提示:作者只与“鸿儒”交往,表现出对权贵的蔑视,这也正是“德馨”的反映。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这与表明“德馨”有什么关系?提示:作者用“调素琴、阅金经”的恬淡生活与“丝竹”“案牍”的烦乱对比,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抒发了安居陋室的情趣。这种情趣,正是“德馨”的反映。6.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比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诸葛庐”“子云亭”都因主人“德馨”而不陋。作者用来自比,既表明自己的陋室也因“德馨”而不陋,又以诸葛亮、杨雄自况,表明自己非凡的抱负。7.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提示:结构上,与开头呼应。内容上,总结全文。引孔子的话证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显其陋的哲理。8.试用简明的话概括: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安居陋室,只与鸿儒交往,悠闲自得,胸怀着诸葛亮、杨雄那样的抱负。三、朗读: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一)按下面提示练习读出相应的语气:1.“山不在高……惟吾德馨。”要读出议论语气,即用“有仙”使山着名,“有龙”使水灵,并证明“德馨”使“陋室”不陋。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要读出描写语气,也就是要再现绿苔漫上阶沿,青草长满庭院的情景,表达出作者喜爱这幽雅的环境、安居陋室的感情。3.“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要读出叙述语气,仿佛在向人们介绍自己日常在陋室中的活动。要流露出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安居陋室、自得其乐的感情。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要读出抒情语气,仿佛作者自豪地说:我的陋室啊,多么象南阳的诸葛庐,多么象西蜀的子云亭。我感到骄傲!5.“孔子云:何陋之有?”要读出反问语气,表达作者以“行馨”自勉,甘居陋室的思想感情。(二)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四、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1.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经历,谈谈作者表明的“德馨”有哪些积极意义。提示:作者恬淡乐观始终不改变自己的操守。他蔑视那些当朝权贵,厌恶污浊的官场生活。他的甘居陋室,以诸葛亮、杨雄自比,正是他正直、高尚节操的反映。2.作者的“德馨”反映出怎样的消极因素?提示:自命清高,超然脱俗的情调是消极的。反映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五、背诵这篇课文《陋室铭》教学设计篇2一、刘诗导入并解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陋室铭》让学生介绍“铭”(试一试)二、感知课文1、准备性朗读。(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2、抽读,其他学生找错。3、听一听。(强调音节与“读通”)4、齐读。三、研读课文(一)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要求:同桌合作,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考一考)(二)问题探究1、利用题目“陋室”与课文最后一句“何陋之有?”的矛盾,找出“不陋”的原因。(交流)2、“惟吾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3、这些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4、对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你有何看法?(三)写法探讨1、以“陋室铭之医室版”引入对本文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的探讨。2、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3、可能提及的写作方法有:语言:押韵、简练、比喻、对偶、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写法:托物言志→托什么物?言什么志?结构:用类比引出中心→描写(陋室情景)→反诘结束,深化中心。(四)教师总结、补充。四、背诵积累1、课堂背诵(方法指导)、默写2、再次齐读感悟(强调音节)《陋室铭》教学设计篇3学习目标:1、古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