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docx
上传人:书生****12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陋室铭》教学设计精选.docx

《陋室铭》教学设计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陋室铭》教学设计《陋室铭》教学设计(通用14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陋室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3、当堂背诵全文【教学过程】一、导入,并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一读理清思路)(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1、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2、学生试读课文。3、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4、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二读品析诗句)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2、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3、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雅)4、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5、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7、“鸿儒”可否换成“群儒”?不能。“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三读领悟内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1、“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2、能否将“阅金经”改为“阅五经”,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作者当时受贬,思想上有些消沉,想从佛经中找到某种寄托,“阅金经”正是作者当时思想感情的折射。3、首尾句有何关系?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4、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5、引导学生总结全文的构思。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6、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现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重视自身修养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三、教学小结(略)四、全班竞背(①学生自由背,②小组中相互背,③全班竞背)《陋室铭》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2、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1、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2、朗读、背诵文言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文字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在于。名:著名、出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则:就。灵:灵异,神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是:判断动词。惟:只,只是。吾:陋室主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到。入:映入。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正常语序应为: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谈笑有鸿儒。鸿:大。鸿儒:博学的人。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弹奏。素:不加修饰的。阅金经:这里指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敬仰。孔子云:“何陋之有?”云:说。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何陋”是“有”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二、课文朗读三、写作背景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三、常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介绍:表现文体的字有说、记、序、铭……。本文选自《全唐文》。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