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纲要重点与特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纲要重点与特色.doc

高中生命教育课程纲要重点与特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通高級中學「生命教育類」選修課課程綱要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綱要重點與特色高中「生命教育」課程綱要重點與特色孫效智教授/台灣大學哲學系人生三問任何一個人,不論是誰,也不論他在社會上扮演什麼角色,更不論他是富貴貧窮或疾病健康,都必需面對自己生命的三個基本問題:我為什麼活著?我該怎樣活著?我又如何能活出該活出的生命?第一個問題不簡單,古往今來很多有智慧的人都給過答案,所有宗教更是無一不致力於這個問題的解答。不過,生命的答案,終究必須自己去尋求。由外而內的答案如果不能得到由內而外的相應,那麼,答案即使是正確的,恐怕也只會擦身而過,與我們無關。第一個問題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人偶然有了生命,卻必然邁向死亡,如何在這必死的人生中,肯定活著的意義與目的,實乃人生大哉一問。此問如果找不到答案,或者,如果一個人認為它根本沒有答案,那麼,後面兩個問題也就很難提出,更遑論答覆了。如果一個人在第一個問題上能突破成住壞空的無常,能不陷溺於虛無主義或享樂主義的羅網中,那麼,他必然會關切第二與第三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也就是人該怎樣活著的問題。這不只是一個道德或倫理的問題,或者,更確切的說,道德或倫理的問題從來就不只是形而下的實踐問題,而更是與第一個問題相銜接的終極課題。如果生命有一個終極目標,哪條道路會通向它呢?哪條路又是所謂的「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的大學之道呢?現代人的存在處境不是「複雜」兩字所能道盡。在這複雜中,我們常常不清楚方向,也不知道何去何從。要不要繼續一份友誼、一場戀情或一個婚姻?在鼓勵情慾解放的時代裡,又該如何看待劈腿與外遇?在後現代的今天,當結婚誓詞從「終身不渝」的盟約轉變為「當感覺還在時,我保證愛你」的契約,忠誠還有什麼意義?澳洲男老師嫖妓嫖到女老師,男老師沒事,女老師遭教育局處分。其後教育局則遭指控兩項罪名:性別歧視以及違反老師下班後之性工作權。究竟老師有無性工作權?性交易若有問題,何以僅單方面受罰?在人我的給與受之間又該維持怎樣的平衡呢?該如何面對立場各異、背景不同的人?該如何寬恕?無意的傷害也許容易原諒,但刻意的呢?而什麼又是刻意的傷害?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但在可惡與可憐之間,我該如何拿捏?在仁慈與正義之間我又該如何平衡?最後,關於生死也有很多難解的習題,例如:如果不能為了醫學發展的理由而殺死一個健康的嬰兒,何以可以拿人類胚胎來作實驗?受精卵、胚胎、胎兒、嬰兒這條連續發展的過程中,究竟有什麼重大的差異可以證成差別待遇?此外,面對「點燃生命之海」中那位受傷而全身癱瘓二十八年的西班牙人要求自殺協助時,我們該站在哪個位置上?Prolife或Prochoice?可不可以如他所要求的,提供他自殺的協助或助其安樂死?在極大而無希望的痛苦中,如何要求或邀請人貫徹活著的勇氣?總之,明辨善惡說來很輕鬆,但在不足外人道的人生點滴中知善知惡,實在不是容易的功課,這是人生第二個大哉問。第一個問題與第二個問題都是「知」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有關人生目標與意義的「知」,第二個問題是有關人生實踐之道的「知」。不過,人生問題除了「知」之外,還有「行」的問題。一個人即使知道人生有值得追尋的目標,也知道通往目標的道路何在,但卻沒有力氣上路,或偏偏往相反的方向跑去,那麼,這所有的「知」都是枉然。人生誠然有很多事情是知難行易的,但也有更多是知易行難或知不易行更難的。如何調和知行,使其合而為一,是每個人必須提出並解決的第三個問題。人為什麼會知一套、作一套?又為什麼「言其所信,行其所言」是那麼不容易達到的境界?這就涉及到知情意行是否統整(integrity)的問題。身心靈統整的人才能夠「誠於中,形於外」,活出應該活出的生命。分開來看,上述人生三問各有其獨立之旨趣,不過,合起來看,它們之間是相互為用的。知之愈深,行之愈篤;行之愈篤,知之愈深。真知與力行之間具有一種良性循環,使得越明白的,越能去力行;而越能去力行的,也越能有真切的明白。這正是佛教說「悲智雙運」的精義。生命三學──生命教育的目標長久以來,我國教育偏重工具理性,忽略目的理性,致使更為根本的生命課題受到忽略,而教育的目標則本末倒置。上述人生三問正是最受到忽略的生命課題。忽略的結果是:社會上瀰漫著人生觀模糊、意義感空洞、價值觀混亂與人格不統整的情形,並由之衍生出種種輕賤個人生命、傷害他人生命;只有利益,沒有公義的現象。依此,如何針對深層的生命課題,進行生命教育,實屬刻不容緩之工作。針對「人生三問」,生命教育應包含「生命三學」,其目標如下:一、引領學生進行終極課題與終極實踐的省思,以建構深刻的人生觀、宗教觀與生死觀。二、培養學生道德思考能力,並學習「態度必須公正,立場不必中立」的精神,來反省生命中的重大倫理議題。三、內化學生的人生觀與倫理價值觀,以統整其知情意行,提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