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第二宇宙速度(逃逸速度)根据动能(mv2/2)>引力势能(GMm/R)导出R愈小,M愈大,逃逸速度愈大;逃逸速度达光速,光不能离开,形成黑洞;地球半径压缩到0.9厘米,就形成黑洞;1795年,拉普拉斯预言:“一个密度和地球一样而直径为太阳的250倍的发光恒星,引力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不能被我们看见。”称这种天体为“黑暗的一团”。1783年英国牧师、地质学家约翰·米歇尔还早于拉普拉斯提出几乎一样的看法。广义相对论G=8πT张量比喻时空弯曲的例子广义相对论的三大预言广义相对论的黑洞最简单:不旋转,不带电,仅有质量参数;垂直于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处的半径,表示黑洞的半径Rs=2GM/c2算出:太阳的史瓦西半径为3千米,地球仅为0.9厘米。与由牛顿力学推导出的公式所给出的估计是一致的。视界:史瓦西半径是黑洞的边界。物质(包括光)一旦落入视界之内,就再也不能逃出视界。中心奇点:黑洞除中心有物质以外,其它地方空无一物,中心点的物质密度、引力都是无穷大,故称奇点。黑洞对外界光线的影响飞船靠近黑洞表面黑洞有自转,偏离球形而成椭球体。旋转黑洞有两个参量:质量和角动量。旋动黑洞的周围就像宇宙中的一个引力大旋涡,旋涡中心是黑洞,在旋涡附近的物体都会吸向旋涡中心。不再是中心的奇点,而是一个平躺在赤道面上的奇异环。进入克尔黑洞的飞船只要不进入奇异环所在的赤道面,飞船可以在其附近自由飞翔。黑洞的质量没有上限。特大质量的黑洞形成途径:比较大的恒星级黑洞逐步吞食附近的物质形成;恒星集团的引力坍缩而形成;宇宙早期形成的大大小小质量的黑洞,包括特大质量的原初黑洞。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生,17岁上牛津大学,后到剑桥大学读博士。21岁得了帕金森氏病,面临“早逝”的危险,他才开始学天文学。1970年,完全被禁锢在轮椅上,头也抬不起来,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继续天文学的研究。黑洞是一个绝对的吸收体,它只可能与外界发生单向的物质与质量的传递。霍金说:黑洞不黑,黑洞可能辐射能量,可能发射粒子。但仅对微型黑洞有效。黑洞蒸发微型黑洞1、双星中黑洞的搜寻黑洞虽不发光,但它在引力依然存在。根据双星运动估计出看不见的天体的质量,如果大于3个太阳质量,就可能是黑洞。黑洞把周围的物质吸入的过程中,会发出强烈X射线辐射。这也是一个重要判据。有很强X射线辐射,伴星是质量约25-40个太阳质量的蓝巨星,轨道周期为5.6天,X射线源约为7个太阳质量,超过中子星质量上限,是比较公认的黑洞的候选者。VCD黑洞光学观测,银河系中心是漆黑一团。射电观测发现强源人马座SgrA,由东西两个源组成。西边的又叫SgrA*,有红外和X射线辐射。天文学家把SgrA*定义为银河系的中心,并认为它可能是一个黑洞。近红外观测:SgrA*和一颗年轻恒星组成双星系统,轨道周期15.56年。估计出SgrA*有4百万个太阳的质量。史瓦西半径为0.08天文单位。黑洞的角径为10微角秒。这是离我们最近、最强、角径最大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候选者。黑洞有一个5倍史瓦西半径大小的阴影区,对SgrA*来说,阴影区约为45.48微角秒。黑洞周围的辐射区应该与此相当。要判断SgrA*是不是黑洞,就要测出它的大小,越接近阴影区,越可能。沈志强用甚长基线干涉阵(VLBA)3.5毫米,获得SgrA*的观测结果,揭示出椭圆状视结构,其尺度仅比黑洞阴影大2.6倍。图上部是用VLBA在五个波长(0.7,1.35,2.0,3.6和6.0厘米)的准同时观测的SgrA*的图像,其尺度随波长的变化。图下部是一个点源因星际介质散射引起放大图象,更短波长观测将可能获得其真实结构。2002年,实现3.5毫米波段的VLBA观测;揭示椭圆状视结构,沿东西方向的固有大小在1个天文单位以内。只比黑洞的史瓦西半径的13倍,比黑洞阴影大2.6倍。比红外观测确定的大小要小16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