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的社会交换理论也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而产生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从宏观的社会角色、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去研究社会,而社会交换理论则以微观的个体为研究单位。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一)基本概念(10个)6、公正性期待:是指个人在过去行动中所付出的费用和所得到的报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构成的主观期待。(二)基本命题(6个)3、价值命题(valueproposition):某人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他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这一命题强调了行动结果的价值水平对行动的影响)5、攻击-赞同命题(aggression-approvalproposition):该命题注意到了人类行动中的情感因素。霍曼斯的基本观点:社会交换行为是一种选择、计算得失的过程,人们所选择的总是一种追求最大报酬而避免惩罚的行动方案。(三)评价三、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布劳构造交换理论的步骤:首先,从微观领域的交换过程中概括出最一般的概念和原则,并用以解释社会结构的出现;其次,不断扩大研究领域,补充新概念和新原理,用以解释宏观领域的交换网络,在此基础上考察社会结构制约的宏观交换过程。基本概念和原则影响社会交换的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为:“互惠”和“公平”。基本交换过程社会交换的报酬类型:金钱、社会赞同、尊敬和服从。3、整合与冲突当群体内部的报酬结构发生了变化,或者群体成员报酬期待结构发生了变化,很可能产生对立和冲突,从而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宏观交换观点2、制度化:其核心是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涉及各个具体交换关系的稳定和普遍的规范,从而促进了宏观层次上的交换的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