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冲刺课程串讲.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5.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冲刺课程串讲.doc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妇科学》冲刺课程串讲.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串讲一骨盆骨盆的组成1.骨骼:骶骨,尾骨,髋骨(髂骨、耻骨、坐骨)2.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3.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分界:真骨盆、假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出口平面骨盆的类型女型:最多见。男型:最少见,又称漏斗型骨盆。类人猿型。扁平型。内、外生殖器外阴的范围和组成(一)阴阜(二)大阴唇(三)小阴唇(四)阴蒂(五)阴道前庭1.前庭球2.前庭大腺3.尿道外口4.阴道口和处女膜内生殖器及其功能女性内生殖器位于真骨盆内。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一)阴道为性交器官,也是月经血排出及胎儿娩出的通道。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上端包绕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前壁长约7~9cm,与膀胱和尿道邻接,后壁长约10~12cm,与直肠贴近。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可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部分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二)子宫1.位置形态宫体非孕时妊娠足月时重量50g1000g(20倍)容量5ml5000ml(1000倍)大小7×5×3cm35×25×22cm峡部长度、比例1cm7~10cm(三)输卵管输卵管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状器官,内侧与宫角相连,外端游离,长约8~14cm。可分为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4部分。为卵子与精子相遇的场所,受精卵由输卵管向宫腔运行。输卵管伞部有“拾卵”作用。从前面看—输卵管、卵巢从后面看--输卵管、卵巢(四)卵巢1.位置和形态卵巢为一对性腺,呈扁椭圆形,外侧以骨盆漏斗韧带与盆壁相连,内侧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卵巢前缘中部有卵巢门,卵巢血管与神经由此出入。成年妇女卵巢大小约4cm×3cm×1cm,重约5~6g,呈灰白色,绝经后萎缩变硬。中医对女性生殖器的认识外阴:中医古籍称之为阴户,又名四边。处女膜:称为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子宫颈外口:称为子门、子户。阴道,称之为子肠、产道、地道。子宫:称之为女子胞,又称胞宫、胞脏、子脏、子处、子宫、血室。名称阴户阴道胞宫子门别名四边子肠、产道、地道女子胞、子宫、子处、血脏、血室、子脏子户西医外阴阴道子宫子宫颈外口功能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一道门户,排月经、泌带下、排恶露之出口,合阴阳之入口,又是娩出胎儿、胎盘之产门排出月经、分泌带下的通道,阴阳交合的器官,娩出胎儿的路径主行月经、分泌带液、种子育胎、发动分娩、排泻恶露防御外邪入侵的第二道关口,排月经、泌带液、娩出胎儿的通道其他处女膜:玉门、龙门、胞门邻近器官女性生殖器的邻近器官主要有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骨盆底骨盆底的解剖结构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盆出口,盆腔脏器赖以承载并保持其正常位置。若骨盆底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可影响盆腔脏器的位置和功能,甚至引起分娩障碍;而分娩处理不当,亦可损伤骨盆底。血管、淋巴及神经血管1.动脉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和阴部内动脉。2.静脉盆腔静脉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互相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易于蔓延。卵巢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较多见。淋巴主要包括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1.盆腔淋巴①髂淋巴组:收集来自阴道上部、宫颈、子宫及膀胱的淋巴。②腰淋巴组:收集宫体、宫底、输卵管及卵巢的淋巴。③骶前淋巴组:收集来自直肠、阴道后壁及子宫等的淋巴。2.外生殖器淋巴分深、浅两部分,均汇入髂淋巴组。①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上、下两组。上组收集外生殖器、阴道下段、会阴及肛门等部的淋巴液;下组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液,其输出管大部分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少部分注入髂外淋巴结。②腹股沟深淋巴结:主要收纳阴蒂、腹股沟浅淋巴,汇入闭孔及髂内等淋巴结。神经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由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共同支配。外生殖器官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内生殖器官主要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子宫平滑肌有自律活动,完全切断其神经仍能有节律地收缩,还能完成分娩活动。临床上可见下半身截瘫的产妇仍能自然分娩。串讲二正常细目一:妊娠细目二:受精与受精卵发育、输送及着床要点:※1.受精卵发育、输送及着床的相关概念2.受精与受精卵发育、输送及着床的机理细目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要点一胎儿附属物的形成(1)胎盘的形成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2)胎盘的结构:妊娠足月胎盘呈圆形或椭圆形盘状,重450~650g,胎盘分为胎儿面与母体面。细目四:妊娠期母体的变化要点:妊娠期各系统变化特点※细目五:中医对妊娠生理的认识※要点:中医对妊娠生理的认识中医称妊娠为“重身”、“怀子”或“怀孕”。(一)妊娠机制中医学认为,受孕机理在于肾气充盛,天癸成熟,冲任二脉以及胞宫功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