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了从制度上规范不安全行为管理,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20]16号)要求,特制定我矿“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如下: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煤矿各科室、生产区队全体人员。二、具体表现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缺陷。可通过对矿存在的风险进行辩识评估,确定可能引发不安全行为的重点人群、重点岗位、重点时段、重点工程进行管控。(一)下列现象极易引发不安全行为产生风险或导致事故的发生:1.懈怠、图省事引发的不安全行为;2.技能低引发的不安全行为;3.不良习惯引发的不安全行为;4.追求工作量忽略安全引发的不安全行为;5.技术工艺落后引发的不安全行为;6.作业环境限制引发的不安全行为;7.管理者指使引发的不安全行为。(二)易引发不安全行为的重点人群和岗位:新员工、准备休假或休假归来员工、情绪低落、心不在焉、性格独特的员工、零散岗位作业人员、特殊工种、关键部位的值班人员、作业地点流动性大的员工、联合多人作业人员。(三)易引发不安全行为的重点时段:中班、夜班、交接班时间、加班加点、抢修设备故障时段、检查人员刚离开时。(四)易引发不安全行为的重点工程:工作面初采、末采、安装、回撤,掘进巷道贯通,采掘过构造带、富水区、大型设备专项检修等。三、不安全行为认定依据《三违界定及处罚标准》、《习惯性违章》《岗位作业流程标准》等规定认定不安全行为,分为三个类别界定,严重“三违”的行为属A类不安全行为,较重“三违”的行为属B类不安全行为,一般“三违”的行为属C类不安全行为。四、不安全行为管理(一)管控措施1.现场检查发现的A类不安全行为,必须对其加以控制,现场进行强化教育和相应的处罚,使其充分认识到这种不安全行为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交现场班组长加强管理,班后对其帮教。如在班内或以后再发现有同类不安全行为,停工学习3天,经帮教认为其符合下井作业条件,交其班组长进行管理;如果学习期间经帮教认为其不具备下井条件,则予以调岗直到解除劳动合同。2.现场检查发现的B类不安全行为,停工培训1天,经帮教认为其符合下井作业条件,交其班组长进行管理;如果学习期间经帮教认为其不具备下井条件,则按A类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进行处理。3.现场检查发现的C类不安全行为,现场对其进行不安全行为后果教育和相应的处罚,经帮教认为其符合继续作业条件,交其班组长加强管理,班内或班后对其进行帮教。4.建立不安全行为台账,包括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所在单位、主要原因等主要信息。(二)不安全行为监督检查1.矿、科、区队各级管理人员及井下所有人员对员工不安全行为均负有监督检查、纠正的权利和义务。现场作业中首先要确保个人按章作业,同时也要互相监督提醒其他人员不违章作业。2.检查执行定期检查和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检查原则上每月两次,遇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时具体调整;动态检查由科室人员、区队跟班人员实行不定时地对各作业点进行巡回检查,检查过程中要加强员工不安全行为方面的检查,特别是“三违”行为是检查的重点。3.区队长作为本区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随时了解掌握队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察觉他们工作中的情绪变化。不定时对全队人员作业行为进行巡查,特别对重点岗位、关键作业环节要采取重点监控,提醒注意事项。班组长负责对班组人员的作业行为不定时的进行检查,超前控制不安全行为和事故的发生。4.检查必须对照煤矿安全规程、规程措施、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流程标准等进行,要高标准、严要求。5.检查要把重点放在采掘、“一通三防”、顶板管理、机电运输、辅助运输现场管理上,对井下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作业环节进行重点监控。6.各级管理人员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等日常检查要使用文明用语,检查要遵循平等、尊重员工的原则,不能给被检查的违章人员造成心理压力,避免因心理因素引发二次违章造成事故。7.对检查中发现的A类不安全行为,涉及人身安全或者作业区域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一切作业活动。8.各科室、区队对每次检查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要做好记录台账,每月汇总至安全监察部,由安全监察部建立汇总台账,具体要对不安全行为人员姓名、发生时间、地点、类别、所在单位、主要原因等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