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与谈判》复习题.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推销与谈判》复习题.doc

《推销与谈判》复习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推销与谈判一、单项选择题1.谈判开局阶段最常用的话题是()。A.业务话题B.技术话题C.中性话题D.交易话题2.在价格谈判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在高度竞争或高度冲突的场合,后报价有利B.采用低报价方式买卖双方最后成交的价格,往往高于价格表中的价格C.己方报价解释的原则是“有问必答.避实就虚.能书不言”D.加法报价方式又称为“西欧式报价”3.推销的起点是()。A.寻找顾客B.接近顾客C.约见顾客D.推销准备4.根据谈判方格,坚信“必要面前无道德”的谈判人员的类型是()A.漠不关心型B.谈判目的导向型C.谈判对手导向型D.谈判专家型5.根据顾客方格理论,极端关心商品本身的顾客心态类型是()。A.干练型B.软心肠型C.漠不关心型D.防卫型6.推销员说“我有办法让你每年花在办公用品上的成本减少30%”。这种接近顾客方法属于()。A.好奇接近法B.馈赠接近法C.求教接近法D.问题接近法7.营造谈判氛围的阶段是()。A.谈判准备阶段B.谈判磋商阶段C.谈判开局阶段D.谈判终结阶段8.请求成交法是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建议成交的方法,它又称为()。A.直接成交法B.间接成交法C.假定成交法D.从众成交法9.成功推销人员具有的最明显的外在特征是()。A.风度翩翩B.高度自信C.不断进取D.有感召力10.中心开花法寻找准顾客的方法()。A.推销效果好,但难于接近和说服B.推销效果好,也易于接近和说服C.推销效果差,且难于接近和说服D.推销效果差,但易于接近和说服11.猎犬法寻找准顾客的方法()。A.其依据是成本最大化原则B.推销员自己集中精力寻找准顾客C.推销助手的人选难以确定D.推销员处于主动地位212.在寻找顾客时,为了确定哪些顾客值得进一步分析,使用的标准是()A.顾客购买力B.市场需求C.购买决定权D.适合购买13.推销各阶段的工作相互交织和渗透,贯穿推销全过程的任务是()A.寻找顾客B.洽谈沟通C.信息反馈D.售后服务14.推销过程中,推销人员必须坚持以()为中心。A.利润B.企业C.产品D.顾客15.既高度关心自己的购买行为,又高度关心推销人员的工作的顾客是()A.软心肠顾客B.防御型顾客C.持重精明性顾客D.寻找答案型顾客16.推销洽谈是推销人员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向顾客传递信息,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并说服顾客()的过程A.见面B.赞同C.提供信息D.购买17.采用扫街的方式寻找准顾客的方法是()。A.普通寻找法B.个人观察法C.网络搜寻发D.电话寻找法18.以下客户之间的谈判有可能实现最优期望目标()。A.一家信誉度一般的企业和资金雄厚.信誉良好的企业B.一家信誉度极高的企业和资金雄厚.信誉良好的企业C.一家信誉度极高的企业和资金短缺的企业D.一家信誉度一般的企业和资金短缺的企业19.顾客关注程度一般取决于顾客所接受的信息.信息内容和()。A.产品B.售后服务C.推销员D.企业知名度20.“你是否觉得空调的耗电量比式样更加重要?”这样的询问属于()。A.开放式询问B.封闭式询问C.商议式询问D.确认式询问21.顾客对商品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称的反应是()A.真实异议B.需求异议C.商品异议D.价格异议22.最低限度目标的特征不包括()A.是谈判者必须达到的目标B.是不利于所属成员和团队经济行为的稳定C.是谈判的底线D.是受最优期望目标保护23.服务全过程不包括()A.售前服务B.顾客调查C.售中服务D.售后服务24.推销员和顾客之间是()A.特殊买卖关系B.平等的买卖关系C.上门服务关系D.强行推销关系325.推销员()越好,推销技术相对越好A.商品质量B.态度C.推销技巧D.心态26.商务谈判追求的主要目的是:()A.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B.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行为C.平等的谈判结果D.互惠的经济利益27.在商务谈判中,若交易条款存在“难题”,明智之举是:()A.按条款顺序依次耐心磋商B.从易到难跳跃C.从难倒易跳跃D.视具体情况选择跳跃28.如果对方运用有限权利策略,你的反应是:()A.认真调查,研究其权利范围B.相信他说的是真实情况C.指出他为自己寻找借口D.不管它29.如果你在谈判中运用借口,是作为:()A.婉拒对方B.提出问题C.试探对方D.开拓自己30.你认为听对方讲话的主要作用是:()A.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B.检查他实际所做的C.判断对方的能力水平D.观察对方表里是否一致31.如果你想鼓励对方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