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节——五步骤”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环节——五步骤”教学模式.doc

“三环节——五步骤”教学模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环节——五步骤”教学模式——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四川郫县二中:涂同德内容摘要:用现代建构教学理论作指导,立足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操作性强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降低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的能力。关键词:认知结构有序编码情感建构情感动力心智技能心理意义多年来,“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这一课题,已有许多同仁进行过研究,但大多立足于传统的教学观,难免不蒙上一层“应试教育”的阴影,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立足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用新的课程改革思想及现代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作指导,提出“三环节——五步骤”的教学模式,使高一物理的衔接教学兼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一、问题的提出:实践表明,高一学生满怀美好的憧憬跨入高中,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后,不少人就会由衷的感概:物理难学。高一物理究竟难在何处?为了摸清原因,找准初、高中物理的最佳切入点,形成便于操作的教学模式,我们设置了21个问题,在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对比、概念规律及物理方法的理解和形成、学习方法等方面,对我校高一年级53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10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谈话调查和跟踪个案分析(调查目录及统计分析附后),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1、自我概念降低: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能力的评估,自我概念高的人,相信自己有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情感动力是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力量源泉。然而,调查统计表明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物理学习,自我概念正在降低,主要表现在:学习兴趣降低了15个百分点,学习压力增加了40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枯糙,只有38.5﹪的人能看懂教材;物理方法抽象,只有30﹪的人能理解会运用;难于思维,有36﹪的人觉得适用性不强容易遗忘;习惯于机械的带公式解题的人高达43﹪;习惯于听老师讲而不愿探索学习的人达31﹪……难怪愿选理科的只有57﹪。可以想象,经过一些知识的不懂和考试的失败,学生的自我概念会必然降低。如何激励动机,塑造健全人格,是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问题。2、思维出现障碍: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它包括分析、比较、抽象、判断、推理等环节,是学习物理的必备心智技能。研究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可知:中学生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需要大量直观、鲜明、生动的感性材料作支撑进行思维;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有探究欲望。初中生擅长于形象思维,初中物理所涉及到的物理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物理规律只要求定性理解;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这很适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因而自我概念较高。高一阶段正处于过渡期,需要借助于丰富的表象进行抽象思维;而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简化处理抽象出物理模型,分析推证物理规律及数学表达式,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研究解决的问题往往是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复杂的问题……显然,教材所呈现的方法和高一学生还不显优势的抽象思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相适应。调查统计表明:高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思维障碍:38﹪的学生难以在头脑中建立图景,22﹪的学生难以分辨相关概念,如速度的变化和速度的变化率,36﹪的学生觉得知识抽象,在实际生活中用处不大容易遗忘;对受力分析、理想模型、正交分解、用图象研究问题、整体与隔离等物理方法:能理解的只有30﹪,59﹪的人感到难以理解;对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物理模型:能理解的也只有53﹪;对物理习题的情景想象、识模建模能力:能想象的只有37.7﹪,43﹪的人习惯于机械的带公式,18﹪的人难以建模解题……个案分析也表明,高中物理难就难在图景的想象和模型的建立及知识的理解。而物理思维、方法和能力是构成物理知识的要素;因此,降低思维台阶,注意教学过程的直观、形象,分步构建认知结构,让学生理解学习、意义学习,是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时必需考虑的问题。3、学习方法滞后: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改变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是当代课程改革的根本标志;但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高一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讲、下课完成作业。调查统计表明:对于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学会实验:只有45%的人能领悟老师的安排,有31.4%的人只愿听老师讲课,不会独立学习。因此,培养学生独立看书自学的习惯,科研探索的方法,通过激疑、释疑、质疑培养探究知识、学会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也是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时必需考虑的问题。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是当代人们普遍接纳的、对教学有指导意义的现代教学理论。它强调以人为本、有序编码和意义学习;学生要学习的是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大脑中的认知结构需要有序编码、分步构建新知识的心理意义。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课程结构论”的倡导者、美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