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4页2006年九年级化学第二章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含氧气气体积为42L,则其中氮气气的体积为()A.78LB.39LC.156LD.100L2.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硬水与软水——肥皂水C.二氧化碳和氮气——石灰水D.氮气与氖气——燃着的木条3.用来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火星四射B.放热C.铁丝熔化成小球D.生成黑色固体4.若用试管加热固体时,若出现试管炸裂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D.试管夹在中上部5.对化学实验用剩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放回原瓶B.倾倒在水槽中C.倒在指定容器中D.可带回家中自己使用,6.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物质较合理的是()A.硫粉B.木炭C.镁带D.铁丝7.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利用温室进行植物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人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二氧化碳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施用后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D.施用后可防止火灾8.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D.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9.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有机物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物质名称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沸点/℃–88.6–44.2–0.536.169.2A.乙烷、丙烷和丁烷B.乙烷和丙烷C.只有乙烷D.戊烷和己烷10.已知实验室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加快氯酸钾分解的作用,某同学在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忘加了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反应较慢,但产生氧气总量不变B.反应较慢,且产生氧气总量减少C.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不变D.反应正常,产生氧气总量减少11.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可以看作是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酸牛奶C.冰水D.自来水12.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步骤:①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固定试管,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用排水法收集,⑥加热⑦停止加热=8\*GB3⑧把导气管移出水槽。正确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⑥⑤⑦=8\*GB3⑧B.④③②①⑤⑥=8\*GB3⑧⑦()C.①③②④⑥⑤=8\*GB3⑧⑦D.④②①③⑥⑤=8\*GB3⑧⑦13.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14.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汽油挥发,酒精燃烧,蜡烛变形B.植物腐烂,钢铁生锈,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铁铸成钢,蜡烛加热熔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水分蒸发,金属导电,光合作用15.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A.燃烧着的木条火焰熄灭B.燃烧得更旺()C.先燃烧得更旺D.无明显变化1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B.金属器皿的锈蚀C.先燃烧得更旺D.食物的腐蚀17.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化为臭氧(O3),氧气(O2)臭氧(O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8.能除去空气中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的是()A.木炭B.红磷C.硫D.铁丝1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空气B.矿泉水C.食用醋D.二氧化硫二、填充题20.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②过氧化氢的分解:;③氯酸钾的分解:;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方法制氧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剂。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也可以制氧气,能否用上发生装置?。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要进行的三个实验是①;②;③。.2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的过程中,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导管后移灯的原因是:。23.用线段分别将氮气和稀有气体与他们的组成、用途、性质连接起来。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用作保护气无色无味气体稀有气体合成氮肥由氮元素组成三、实验题24.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