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承载力.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5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土地资源承载力.ppt

土地资源承载力.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京津冀作为中国首都所处地区,也是中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区域资源承载和生态容量究竟有多大?最大极限能承载多少人口?哪些是区域承载力最突出的“短板”?怎样突破瓶颈、建设生态宜居家园?这些都是区域发展急需回答的现实问题。本书的目的一、研究京津冀承载力的多重视角1.从单要素自然承载力到综合承载力研究其中,自然环境承载力亦称第一环境承载体,是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工环境承载力亦称第二环境承载体,也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得以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承载体。人工环境承载力2.从城市承载力到区域承载力研究3.从绝对承载力到相对承载力研究4.从现实承载力到潜在承载力研究二、对京津冀承载力的基本判断(一)人口承载力——人口规模超载,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但劳动力供给充足(二)水资源承载力——是最大“短板”,缺口主要靠跨区域调水、超采地下水和输入虚拟水弥补图3京津冀主要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11)2.京津两市的现有人口规模已严重超过当地水资源所能支撑的合理规模;3.当地水资源量与现实供水量的缺口主要依靠跨区域调水和地下水超采来弥补;4.现实供水量与实际用水需求的缺口主要依靠区域外虚拟水净流入来弥补;5.近年来水资源总量有所增加、用水量有所下降,但地下水严重超采堪忧。(三)生态承载力——大气污染与水环境已成区域承载力的“软肋”(四)基础设施承载力——大城市交通承载力超载,防洪减灾任务艰巨2.北京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严重超负荷,公交系统交通承载已饱和3.城市储水空间有限,排水设施存在隐患,防洪减灾任务艰巨(五)土地资源承载力——人口超载,建设用地紧张,但河北仍有开发潜力(六)京津冀三地综合承载力——状态各异、“短板”明显2.北京分要素承载力——水资源、生态、土地、交通设施均为“短板”3.天津分要素承载力——土地、生态、水资源是主要制约4.河北分要素承载力——除土地和交通略有优势外,其他承载力整体居后三、提升京津冀区域承载力的对策承载能力供给(二)根本措施——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三)发展对策——针对突出“短板”的具体建议4.综合治理交通拥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5.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差别化模式、功能区建设、制定生态系统保护规划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