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藝術觸擊雕塑藝術的發展雕刻的民族意識與造物思維黃土水〈甘露水〉黃土水〈蕃童〉創造雕刻新氣象黃土水〈釋迦出山〉創造雕刻新氣象《台灣當代美術大系》p16寫實主義寫實主義蒲添生〈春之光〉政治的挫敗與藝術的反思政治的挫敗與藝術的反思《台灣當代美術大系》p25鄉土浪潮的推手朱銘〈牛車-同心協力〉西潮東風共同體西潮東風共同體《台灣當代美術大系》p3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p35後現代的繁花新象台灣在政治氛圍上更從權威瓦解,到黨國體制受到民主浪潮的衝擊抗爭,與解嚴的到來所聯動的民主新象。更重大的文化衝擊是:資訊網際網路化的高倍速連結,形成「第三波」及「數位革命」所帶來的「全球化」與「資訊密集」的消費文明,顛覆了二十世紀的整個文明發展進程。後現代主義的多元紛陳,「去中心化」、「去主體性」、「次文化的流行」崩解了西方美學的聖殿,全新的藝術世界觀、美學定律及藝術市場機制,在這一個世代的藝術工作者面前開展。後現代藝術看起來像是一個美學的繁花盛世,然而卻可預見到藝術的樣態與供需,在這樣的「全球化」機制下將自行統整、過濾;越高舉「後現代」大纛,就越趨近「奇觀化」、「綜藝化」與「原慾化」,「隨拆即組」的複合媒材與裝置構成,最能應合這樣的藝術需求。台灣當代雕塑站在一個美學的斷層帶上,不僅是因為雕塑語彙能向時代推移的進程有限,也因為跨媒材、跨領域共構的多元表現,使得雕塑與平面繪畫的發展空間遭受擠壓。《台灣當代美術大系》p67雕塑媒材時代的結束?新興台北當代藝術館的藝術媒材選取路向鮮明,純雕塑創作進駐的可能則非常有限。新一代雕塑工作者發表的機會因時因地所障而銳減,接受公部門資住得以獲取創作補助、國外駐村計畫及國際交流的機會,似乎也較偏向裝置、複合媒體及科技藝術等類項時,發展形勢與資源管道更為困阨。「去中心化」、「反社會價值導向」、「去雕塑性」,是否才是雕塑家創作的誘因?創作體系無疑地經過社會價值變遷及跨代視野而受到影響,將成為雕塑這創作類門未來發展的觀察指標。《台灣當代美術大系》p118雕塑的新機遇:公共藝術許多進駐城鄉與地方觀光文化產業結合的裝置藝術,其實富含政策層面的意識形態,使得公共藝術漸漸「視覺汙染」之慮。當藝術品被視同環境建築的「美化工程」,藝術家對於公共藝術運作的機制產生不適,只能被當作美化工程承包商,又何能傾其才華善盡智慧。《台灣當代美術大系》p124反之,當藝術成現於公共場域時,就不只是藝術家的獨立創作,其所賦予的與公眾性的對話,當然必須建構在合理的產生機智與基本安全係數要求,並其符於公民社會對環境美學的提升及場所精神的願景。結論:公共場域的反思結論:公共場域的反思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