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藝術觸擊雕塑與公共藝術前言而藝術則是經過對話、溝通乃至萌發的流動過程,在公共藝術領域是以民眾參與名之。在台灣,其主要形式是以舉辦展覽、說明會、問卷、票選、訪談等較為單向的溝通,大多在作品前評選辦理,作品完成後的導覽解說較少,作品衍生過程中的參與互動則難得一見。「先公共,後藝術」的民眾參與而較為深度的民眾參與應該具有社區營造般的精神,應該奠基於在地居民的自決,只有住民主動積極地參與,才可能使公共性具深刻意義。EX:台南市安東庭園的「蛹之生」地景、台北市民生社區新中街四巷的藝術造街及屏東縣三地門地磨兒傳統生活工藝園區等(這些案例均非公共藝術設置案)。王文志月影潭心鋁片編織藝術嘉義市蘭潭風景區地磨兒傳統生活工藝園區一景公共藝術與城市雕塑公共藝術與城市雕塑公共藝術與城市雕塑的形成背景80年代中,宣布解嚴,開放報禁、黨禁乃至民意代表改選等政治革新陸續進行。90年代初,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經多次熱烈討論,於九二年通過立法,確保了往後公共藝術的順利發展。93年,文建會編列了約一億元在全台選定九個公共藝術示範點,公共藝術從此成為民眾所關切的文化事務,從中央到地方都必須依法推動公共藝術的發展。公共藝術與城市雕塑的意涵公共藝術與城市雕塑的意涵公共藝術,強調的是公共性,目的要讓各種不同意見和想法能交會,使藝術不只是進入公共空間,而是成為公共論述的場域。城市雕塑,強調的是城市,它的計畫單位比較大,但也因著眼於大局,容易使人性及多樣化的元素被犧牲掉。洪易將公共藝術和公共設施做結合但城市雕塑的參與面反而相對較小,其意義、形式與內涵都難免於宰化。但其一重要意涵為,它指現於雕塑,適合擺在戶外,如果不斷擴張,未必是美化城市的正面因素,因此政策才有改弦易轍的可能。從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到雕塑城市從城市雕塑、公共藝術到雕塑城市五角廠800號藝術園區內一景莫干山M50創意園區一景公共藝術的多元形式公共藝術的多元形式而公共藝術為融入環境,因與設置環境有所溝通。公共藝術設置前應考慮以下四項要點:設置場域功能目的表現方式意識形態崔惠宇〈在綠裡盹一下〉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的作品賴純純作品捷運中和線南勢角站宋璽德〈風在說話〉馬公機場劉中興、陶亞倫動態投影作品〈美麗之島〉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陳健〈編〉高速公路小結──打開公共藝術的視野小結──打開公共藝術的視野謝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