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完整版】.doc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完整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那么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标准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下称预防用药〕的管理,减少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卫办医政发〔2004〕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21〕38号〕等规定,制定本细那么。第二条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用药纳入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第三条本细那么适用于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第四条普通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管理由医疗机构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医疗管理部门、药学部门、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普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成立工作协作小组,负责本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管理等工作,确保本细那么贯彻落实。第五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应当遵循平安、有效、经济的原那么。第六条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第二章预防用药的适应证第七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第八条一般情况下,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以下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一〕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污染时机多;〔二〕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四〕有感染高危因素者,如高龄、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六〕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第三章预防用药的选择第九条选择抗菌药物时要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响等综合考虑。原那么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平安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第十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具体预防用药选择见附表,表中所列抗菌药物的剂量均为成人剂量。第十一条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0.6~0.9克静脉给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1~2克静脉给药〕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第十二条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果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0.5~1克静脉给药〕或去甲万古霉素〔0.4~0.8克静脉给药〕预防感染。第十三条器官移植病人,需使用覆盖面更广的抗菌药物,如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4代,甚至碳青霉烯类〔如厄他培南〕。第十四条小儿剂量参照药品说明书或按公式〔小儿剂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70千克〕计算。第十五条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不宜联合用药。第四章预防用药的给药方法第十六条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到达有效浓度。第十七条预防用药应选用静脉滴注方式,溶媒体积不超过100毫升,一般应30分钟给药完毕,以保证有效浓度。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另有规定,按药品说明书等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八条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选择半衰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