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件.ppt

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突发事件2008.3.14拉萨暴力事件2008.5.12汶川地震2009.2.22山西煤矿瓦斯爆炸2009.3甲型H1N1流感2009.7.5乌鲁木齐暴力事件2010.1.12海地地震2010.2.27智利地震2010.3.28山西煤矿透水事故2010.4.22河南煤矿爆炸2010.4.14青海玉树地震2010.8.甘肃舟曲泥石流2011年日本地震……2011年美国飓风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突发事件概念及救援二、突发事件的概念三.突发事件的分类(1)公共危机事件自然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冰雪等气象灾害……事故灾害: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水电供应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安全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安全和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危及公共安全的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2)个人危机事件抢劫,破产,性侵害,重大疾病,突然死亡,自杀等四.突发事件的救援四.突发事件的救援第二部分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一、心理危机1.有应激情形:应激可来自外部,也可来自内部,多为急性应激,也可以是慢性或累积性的。2.有不良反应:引起急性情绪扰乱(焦虑抑郁,烦躁),认知改变(注意、记忆等改变),躯体不适(失眠、头昏、腰酸背痛)和行为改变(生活常规改变,如不晨起锻炼),但这些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3.无有效办法:用寻常解决手段暂时不能应付。三、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四、心理危机反应的影响因素五、心理危机的可能后果心理失衡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ASD)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一)心理失衡★躯体疲劳、筋疲力尽、失眠、心血管紧张反应震惊反应、过度唤起、躯体疼痛增加免疫能力下降、头疼、胃肠紊乱、食欲下降性欲下降、容易生病★人际交往与亲属的冲突增加、社会退缩、疏远别人、亲密关系减少、工作表现受损、学习能力下降、满意度降低、不信任别人、求全责备、好攻击有被抛弃感、过分地保护自己(二)急性应激障碍①警觉性过高病人表面上似乎冷淡、漠不关心,内心却警觉性过高。例如,由于环境中突然的小变动而发生惊跳反应,如走进来一陌生人;在病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亲人在背后拍一下病人的肩膀;风吹门窗响动等。②闪回现象不自主回忆,使痛苦,事件画面不自主闪现,事件频繁出现在梦中。③回避病人回避谈论、接触、看到类似的情况和事件,否则表现焦虑、恐惧。不愿看亲人的遗物,不愿经过出事的地点或街道。在生活中,病人回避个人的现实问题和前途,如学习、职业、婚恋等,别人提及病人一概沉默或生气。急性应激反应与PTSD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10月3日自杀身亡5·12大地震后,他们属于心理学专家和学者眼里的“心理干预的严重对象”。凡接触过的心理学者,无一例外都说,灾区在进行灾后重建的同时,必须更要加强对幸存者心理干预,进行心理疏导,不然将会发生可怕后果。从无数地震中,世界心理学界总结出一个铁律:地震发生,受灾幸存者焦虑之后是抑郁,严重抑郁的结果是漠视生命。半年之后,将是灾区自杀行为高发时节……董玉飞悲剧,证实了科学预言。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2009年4月20日凌晨自缢身亡在冯翔自杀前的几个小时,冯翔在他的博客一共留下了两篇文字。最后一段文字这样写到:“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哥哥,请您担当起照顾父母的重任,我来到这个世间,本就是来体会苦难,承受苦难的……假如,某一天,我死了,亲爱的网友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爱护,我相信,假如,我在天堂,我能够进入天堂,我会许你们,一个没有痛苦的来生,谢谢你们……谢谢……”冯翔用了八个假如就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冯翔在生命的最后仍在怀念着地震中失去的爱子:“对整个世界而言,你只是一粒尘埃,而对我而言,你却是我的整个世界。爱子啊,当思念的泪水点燃,你的脚步早已走远;当今生已经阴阳相隔,我期待着来生重逢的情缘;思念你啊,我的爱子,在无数滴滴雨清晨和夜晚……”。5.12大地震:受灾人数4555万灾后心理援助(四)悲恸和居丧悲恸和居丧—正常过程超过半年,诊断抑郁障碍。出现社会适应不良、频繁就医、滥用酒精。剧烈居丧反应-自杀(多发生在头6个月内,5年内自杀率增高)。七、如何认识对灾难的心理社会反应第三部分心理危机干预实施策略一.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一.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目标三、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原则四、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群体受害者分级五、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原则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