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概论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或群体面临突然的或重大的生活挫折或公共安全事件时,既不能避免,又无法用通常解决应激的方式来应对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况。心理危机至少要符合三个标准:危机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二、如何识别心理危机校园心理危机高发人群5.个人情感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6.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7.性格内向孤僻、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8.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9.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10.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三、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员在干预中的角色定位(2)应当扮好心理危机“处理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危机干预是应急性事件,责任大、强度大、时间紧。辅导员在扮演“处理过程参与者”时,必须具备三心:责任心、细心、耐心。心理危机往往涉及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当面对一个自杀或急性紊乱者,在学生家长没有到来之前,需要辅导员陪伴在学生左右,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危机事件的发现、干预和处理过程中,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处理的事情比较棘手,要求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2.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不宜扮演的角色(2)辅导员不宜扮演“专业人员”角色四、自杀危机干预案例一事件反思1、言语上的征兆:(1)直接对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2)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3)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4)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5)流露出绝望、无助以及对自己或这个世界感到气愤(6)突然与亲友告别(7)谈论一些易获得的自杀工具2、行为上的征兆:(1)出现突然的、明显的性格或行为改变(如反常的中断与他人的交往,闷闷不乐,或新近从事高危险的活动)(2)学习成绩突然恶化;(3)抓伤或划伤身体,或其他自伤行为抑郁症识别典型的抑郁症(二)对自杀危机的防范与处理自杀防范的基本措施自杀危机的处理三要原则九不原则案例二:企图跳楼自杀事件1、你先发现时2、被通知时3、到达现场时4、沟通当面临有自杀企图者时,不惊慌、不争辩、冷静、真诚,这对成功处理自杀危机十分重要。干预过程中应该让对方知道作为人想到死不是什么可耻的事,但死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要高度评价当事人想活下去的努力。在充分理解当事人的情绪的同时,可以与他讨论自杀行为可能导致的诸多后果。如果当事人仍想死,干预人员要想方设法拖延时间,或请他暂时保留自己的想法,为他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缓解情绪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