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电气工程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2.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2.doc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马克思主义概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思想文化界的重新泛起,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历史虚无主义借口“重新评价”历史,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混乱,在社会上导致严重的消极后果。我们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科学认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一、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重新泛起的历史背景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重新泛起,具有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国际上看,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一直是西方历史哲学的主流。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以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选择的任意性、历史事件的单一性和不可预测性等否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苏东剧变后,国际上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两种社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并存、合作、竞争、斗争,在总体上呈现出“资”强“社”弱、“资”进“社”守的态势。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反共势力,把苏联崩溃视为一个世纪才遇到一次的大好机会,他们在向全世界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培植自由化势力过程中,极力兜售、倡导、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致使历史虚无主义弥漫于思想界、文学界、史学界和艺术界,开始影响和危害社会。从国内看,我国现阶段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反映到思想意识领域,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意识形态,但也必然出现与其他非公有制相适应的种种思想。事实正是这样。这些年来,在我国,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但同时,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特别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时有出现。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交往不断增多,西方思潮如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不断渗透进我国。二、历史虚无主义在我国的泛起及表现特点20世纪8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我国泛起,其表现为,一些人以反思我们党和国家刚刚经历的曲折为由,把对“文革”的诅咒升温、转化为对新中国的谩骂,由否定建国后30年的历史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污蔑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愚昧和落后”,主张“欧洲中心”论,要求“全盘西化”。20世纪90年代,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泛滥。以《告别革命》一书为代表,一些文章、专著、文学作品中和一些媒体上充斥着否定革命、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观点在思想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者否认20世纪中国发生革命的必然性,指责中国选择革命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诅咒中国革命是一种单纯破坏的力量,杀人流血,造成了“能量的消耗”,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指责五四运动造成了历史的断裂,从“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走上了“以俄为师的歧路”,说“从1919年到1978年,曲折起转之间,‘轰动’60年,整整一个甲子,至少虚掷了三代人的血泪精华”;指责社会主义改造阻滞、破坏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史学领域,他们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颠覆前人运用唯物史观得出的结论。他们推崇和照搬国外史学流派的观点,反对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历史,主张用历史的任意选择论。他们否定建国后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学术地位。在文学领域,他们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大肆宣传自己的观点,在一些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作品中,漠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变动的巨大变革作用。在近代历史剧作中,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归结于各种离奇的因素。他们高扬所谓人性的大旗,对革命暴力大加讨伐,讥笑先烈们为追求进步、独立、自由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文艺评论中,贬损和否定反映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当代作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叶圣陶、丁玲等人,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下的革命文学,全盘否定五四以来中国革命的和进步的文学,乃至全盘否定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以上各个领域的种种观点,集中起来说,有五大突出特点:一是否定中华文明的历史,乃至中国文明的起源。这就是他们大肆鼓吹的,中国文化从古代到现代,内在机制存在严重的问题,不存在自我更新的可能性,唯有将西方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引入中国,普及民间,中国文化才能“充分世界化”,进而实现“现代化”和“全球化”。二是否定革命。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把中国近百年历史污蔑为“一部不断地杀人、轮回地杀人的历史”,把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历史污蔑为一场“以暴易暴”的闹剧,要求“告别革命”的原因。三是否定五四运动。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者说的,五四运动“把民族传统文化赖于生存的东西截断了,一切民族虚无主义,一切政治灾难都是从五四运动来的”。四是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他们认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