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基础知识教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日语基础知识教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

日语基础知识教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日语基础知识教案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日语基础知识教案学院、系:理工学院任课教师:马赛授课专业:课程学分:1.5课程总学时:30课程周学时:32021年5月20日《日语基础知识》教学进程周次课次章节计划学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第4周1第一讲:1、日语基本认识2、入门单元=1\*ROMANI.日语的发音か(カ)行さ(サ)行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5周2第二讲:入门单元=1\*ROMANI.日语的发音た(タ)行な(ナ)行は(ハ)行ま(マ)行や(ヤ)行ら(ラ)行わ(ワ)行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6周3第三讲:が(ガ)行浊音ざ(ザ)行浊音だ(ダ)行浊音ば(バ)行浊音ぱ(パ)行半浊音拗音促音拨音长音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7周4第四讲:入门单元=2\*ROMANII日语的文字与书写方法=3\*ROMANIII声调和语调=4\*ROMANIV需要注意的发音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8周5第五讲:基本单元(上)常用寒暄用语出场人物介绍第一单元第一课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9周6第六讲: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课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10周7第七讲:第一单元第四课、单元总结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11周8第八讲:第二单元第五课、第六课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12周9第九讲:第二单元第七课、第八课单元总结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第13周10第十讲:第三单元第九课、第十课3学时多媒体结合板书,辅助图片。多媒体教室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第1次课3学时开篇:介绍中日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本次课题:1、日语基本认识2、入门单元=1\*ROMANI.日语的发音か(カ)行さ(サ)行教学要求:一、了解中日语言文化关系二、了解日语文字三、掌握か(カ)行さ(サ)行共计20个假名的发音重点:一、日语文字分类二、か(カ)行さ(サ)行共计20个假名的发音及书写方法难点:一、か(カ)行さ(サ)行共计20个假名的发音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结合板书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一、日语的基本认识(1学时)1、了解中日语言文化关系(0.5学时)2、了解日语文字(0.5学时)二、日语的发音(2学时)1、か(カ)行(1学时)2、さ(サ)行(1学时)课后作业1、练习所学20个假名的发音以及书写方法。2、记忆所学日语单词。参考资料《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河北科技大学教案用纸引入: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门课是《日语基础知识》,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日语言文字的历史渊源。第一讲1.日语的基本认识汉字的传入中日两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中日两国早在史前就有了交往的可能。有文字记载的是《后汉书•东夷列传》中有:“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馀国。自武帝灭朝鲜,使译通於汉者三时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根据考古发现,日本加贺岛发掘出刻有“汉倭奴国王”字样的金印,从而与《后汉书》中的记载相互印证。因此,可以推断早在公元57年之前两国之间就已经有了来往。那么文字的交流是何时开始的呢?我们知道中国文字,从最初的一些记录符号到甲骨文的出现,发展到春秋战国的各国文字,再到秦始皇的文字统一,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而汉字传到日本,《后汉书》是比较早的史料记载之一。到5世纪左右,太刀铭文、钟铭、碑文等金石文中已经有日本人撰写的汉文。至少可以看出,中国文字最迟在3世纪前后就已经传入了日本。到7、8世纪,日本人撰写的汉诗、汉文已不鲜见,说明汉字已经被日本的知识阶层所掌握。日本文字的产生众所周知,在中国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只有音声语言,没有文字记录。其历史的传承只能通过声音一代一代传下来,日语中叫做“口承”。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当中国汉字这样的高度文明传入到日本后,对于文明落后的日本,可以说是掀开了历史上的崭新一页。从此,日本人便开始借用中国的汉字来表记自己的语言,从而进入了记载时代。最初,日本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