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4第十九章植物油脂生产技术第十九章植物油脂生产技术PAGE\*MERGEFORMAT35第十章植物油脂生产技术内容提要:1.油料及油脂2.油料的预处理3.压榨法取油4.浸出法取油5.油脂精炼第十章植物油脂生产技术【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植物油脂生产的工艺流程,压榨法取油和油脂精炼的原理。生产流程:油料→筛选→去石→磁选→剥壳→仁壳分离→仁干燥→破碎→软化→轧坯→湿润蒸炒→压榨取油→毛油→沉降分离杂质→过滤分离杂质→离心分离杂质→水化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臭→脱蜡→成品油第一节油料及油脂油料是油脂制取工业的原料,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一、油料(一)油料的种类油料按植物学属性可分为草木油料和木本油料,按产量大小可分为大宗油料和野生油料,按含油率高低可分为高含有料和低含有料。油料中以油菜籽、大豆、花生、棉籽、芝麻、葵花籽等几种产量最大。(二)油料种籽的化学成分各种油料种籽中一般含有油脂、蛋白质、糖类、脂肪酸、磷脂、色素、蜡质、陉类、醛类、酮类、油溶性维生素、水分以及灰分等物质。油料种籽中几种主要的化学成分:1、蛋白质化学成分及它们的性质。在油料种籽中,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籽仁的凝胶部分。因此,蛋白质的性质对油料的加工影响很大。油料中蛋白质的相对密度大致接近于1.25—1.30;蛋白质除醇溶朊(蛋白质)外都不溶于有机溶剂;蛋白质在加热、干燥、压力以及有机溶剂等作用下会发生变性;蛋白质可以和糖类发生作用,生成颜色很深的不溶于水的化合物。2、磷脂磷脂即磷酸甘油脂,简称磷脂。磷脂咸胆碱俗称卵磷脂,磷脂咸乙醇氨俗称脑磷脂,它们是两种最主要的磷脂。油料中的磷脂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物质。磷脂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和一些有机溶剂中;磷脂有很强的吸水性,吸水膨胀形成胶体物质。3、脂肪酸脂肪酸在油料种籽中主要是以结合状态存在于油脂中,油料种籽成熟度较差或油料种籽在储存过程中发热霉变,油料种籽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就会升高。软脂酸和硬脂酸是已知分布最广的两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油脂中,在猪脂、牛脂、棕榈油、可可脂中的含量最高。在一烯酸中,以含有18个碳原子数的油酸分布最广,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植物油脂中。油酸的系统命名为顺-9-十八碳一烯酸,它表示碳原子数有18个,以羧基上的碳原子作为1,然后依次排至碳连末端,在9位上有一个顺式双键。天然油脂中最常见的二烯酸是亚油酸,即顺-9、顺-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具有特殊的生理和生物活性,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亚油酸普遍存在于液体植物油中,如红花油、葵花油中含亚油酸70%——85%。棉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中含亚油酸40%—50%。4、色素纯净的甘油三酸是无色的液体。油料种籽的色素一般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铜色素及花色素等。油脂中的色素能够被活性白土或活性碳吸附除去,也可以在碱炼过程中被皂角吸附除去。5、蜡蜡是高分子的一元脂肪酸和一元醇结合而成的酯,主要存在于油料种籽的皮壳内,且含量很少。常温下蜡是一种固态粘稠的物质,蜡能溶于油脂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低温冷却时溶解度大大降低并从油脂中析出。在高档油脂产品中,蜡的存在会影响其外观,所以需用脱蜡工艺将其脱除。二、油脂、(一)油脂的分类1、按物理状态分:脂肪(常温下为固态)和油(常温下为液态);2、按化学结构分:简单脂:酰基脂,蜡;复合脂:鞘脂类(鞘氨酸、脂肪酸、磷酸盐、胆碱组成),脑苷脂类(鞘氨酸、脂肪酸、糖类组成),神经节苷脂类(鞘氨酸、脂肪酸、复合的碳水化合物);衍生脂:类胡箩卜素、类固醇、脂溶性纤维素等。3、来源分:乳脂类、植物脂、动物脂、海产品动物油、微生物油脂。4、按不饱和程度分:干性油:碘值大于130,如桐油、亚麻籽油、红花油等;半干性油:碘值介于100-130,如棉籽油、大豆油等;不干性油:碘值小于100,如花生油、菜子油、蓖麻油等。5、按构成的脂肪酸分:单纯酰基油,混合酰基油。(二)油脂的功能1、生命功能:构成机体,调节生命过程;2、营养功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和热能,运输脂溶性维生素;3、风味功能。(三)油脂的物理性质1、油脂的物理性质(1)、溶解度油脂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2)、黏度油脂的黏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很快的降低。在制油的过程中,对油胚进行加热蒸炒,以降低油脂的黏度,增加油脂的流动性,提高出油率。(四)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的水解油脂在较高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而生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2、油脂的氧化空气氧化使油脂酸值升高。油脂空气氧化的分解产物对油脂的营养和应用十分不利,分解产生的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