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小池》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书生****专家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docx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小池》教学设计古诗《小池》教学设计模板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小池》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分享。古诗《小池》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句意思。2、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回顾复习导入1、小朋友,春姑娘就要悄悄地离开我们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古诗来向春姑娘告别?(指名背诗《春晓》《村居》)2、在古诗里你从那些景物中看到了春姑娘的身影?(自由说)二、新诗教学1、课题教学①今天我们再去欣赏另一首古诗,另一番风景,看看从中你又发现了谁的身影。出示课题《小池》(指名读,注意读准音)②从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问什么问题?(指名说,池——三点水加“也”,和水有关;小池——小小的池塘;可能诗歌会写池塘的景物;小小的池塘中有哪些景物呢?)③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哪些景物呢?(指名说)④不知道你的想法和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一样呢?让我们赶快去读读古诗吧!2、古诗教学(1)、整体感知①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指导学法)②指名读古诗。③通过读这首小诗你知道大诗人杨万里写了小小池塘中的哪些景物呢?(细流、树阴、小荷、蜻蜓)④读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树阴——树的阴影;小荷——小小的荷花/叶;细流——细细的流水等)⑤从这些美丽的景色中你看到了谁的身影?(夏日)(2)、体会诗意,指导朗读①这样四种景物不知道凑成了怎样一幅夏日美景图,想看吗?让我们走进这首小诗读一读,体会体会吧!(齐读诗歌)②出示生字:惜、晴、柔(认读,说说你的发现,指导识字法)a:你能用“惜”说个词吗?(可惜,爱惜等板书惜)b:平时,我们应该爱惜什么?(指名说)c:泉眼也很爱惜它的细细的泉水,不让它们多流一点儿似的,泉水就慢慢地,无声无息地流出来……(教师边讲边画简笔画)这样的泉水应该怎样画?(自由说,细一点,轻一点)d:这样轻柔,这样宁静的泉水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吧!(读首联,你觉得怎样读?)e:在夏日的日光下,池塘里这一片柔柔的池水你喜欢吗?是啊,连树阴都喜欢得投进了池塘的怀抱了,你们瞧,它照在这片波光上呢!(板画板书照)f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把这柔柔的池水,这静静的景色读出来!(读首联含联,自由读,指名读)③(齐读颈联尾联)请你一边读一边用你的左手作小荷,右手作蜻蜓,把这番景象表演出来。a:小荷,你为什么把五个小手指都捏在一起啊?(尖尖角)b:小荷,你为什么从“水面”下慢慢长出来啊?(露,板书。让我们的小荷一起来露露它的尖尖角吧!)c:蜻蜓,你为什么只用你的“脚尖”轻轻地碰着小荷啊?(根据学生说的板画)d:多可爱的小荷,多可爱的蜻蜓啊。让我们看着板书一起读一读吧!(读)e:当你走进花园的时候……出示才露,早有。(仿说)而,夏天的时候,我们走进小池我们看到了读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还看到读“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3)、背诵诗歌,体会意境①多美的景色啊,多美的池塘啊,多美的夏天啊,小朋友,赶紧用你甜美的声音背一背它吧!(自由背诗)②(指名背)其他小朋友闭上眼想象一下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指名说)3、拓展小朋友,夏日小池的美景还有好多好多呢!孩子们跟着老师一起去体会一下吧。(展示图片欣赏)动动你的小笔写写你眼中的美景,不会写的字用拼音。古诗《小池》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4个生字;2、朗读并背诵古诗;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美的教育,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情。教学难点:根据诗意,体会意境。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想象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增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教学。1、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小池》。2、出示诗歌于黑板。学生自由读背。3、师:这首古诗哪些小朋友会背了?谁来背背?(指名三人背诵。)4、师:这些同学课外积累真多,那么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要读出诗的味道,还要认识里面的生字。二、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1、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里面生字的发音。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3、谁愿意将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注意纠正发音)4、揭示作者:《小池》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