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池》教学设计《小池》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池》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诗歌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3、背诵古诗,积累词语。【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所见》,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背诵《所见》。2、板书课题:教师一丝不苟地书写,边写边告知学生:字要写得横平竖直,端端正正才好看。3、理解课题,提醒学生:“池”是翘舌音,出示画面,知道“小池”指的是小小的的池塘。4、简介作者杨万里。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书,提示读书要求:⑴读书姿势要端正。⑵圈出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⑶多读几遍。2、认读生字:⑴叫出生字朋友的名字。导语:大家读书真认真!瞧,生字宝宝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快拼一拼,读一读吧!⑵同桌互读互纠。⑶个别读。(去掉拼音)⑷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⑸齐读。3、读熟古诗:打开书,把这首诗再读几遍,要读得正确、流利。三、借助插图,明白大意1、(出示插图):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说说这些景物。2、边读古诗边看图,想想:读明白了什么?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3、小组交流。4、这首诗写了小池的哪些景物呢?快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师相机板画。5、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重点探讨的问题。如:“泉眼”“晴柔”“尖尖角”等,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解疑。四、创设情境,诵读古诗1、出示画面: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讲述,师生在音、画中共同想象,感受“小池”的`“自然”“情趣”美。2、学生交流仿佛看到的景色及心里所想。3、学生配乐练习朗读。4、师范读。5、学生再读,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边读要边想像看到的美景。6、指名读、评议。赛读、齐读。7、练习背诵。五、巩固识字,积累语言1、玩“小青蛙认字”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仔细看写有生字的荷叶卡片,会读的小朋友叫:呱呱,这是“x”“x”。2、齐读生字,交流识字的好办法。3、积累课后“我会读”的部分词语,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六、学写生字,感受汉字的美1、课件:出示“闭”、“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2、教师范写:强调这两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3、生练写:师提示学生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4、投影展示,评议,欣赏。《小池》教学设计篇2古诗《小池》是统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组组课文《12课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它的作者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这首古诗通过对细流、树阴、水面、小荷、蜻蜓等这些景物的描写,形象的勾画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初夏风景画。这一组课文写的都是夏天的美丽景色,而《小池》这首诗又是这一组的第一课,目的是让孩子在古诗中初步地感受夏天的美丽景色。《小池》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但在部编版教材中,却安排到了一年级下册,这对于古诗底蕴严重不足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较为困难的。所以在古诗《小池》的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地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学识基础和年龄特点,努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淡化古诗意思的讲解,而是从整体入手,抓住古诗写景的特点,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以图解诗,以景悟情。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图画中与诗文对照,感受古诗文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一、以诗引诗,加大积累,加深品味。在开课导入时,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件出示“春暖花开”的美图,在瞬间吸引了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吟诵关于春天的古诗,学生在自己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轻松背出了《咏柳》、《春晓》、《村居》,初步感受到古诗美妙的韵味。然后自然过度到初夏时节,课件再出示《小池》的画面,以图解诗,化难为易,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到古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语文课堂一开课就充满浓郁的诗味。教学设计如下: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春天的美丽图画。师:看,春天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美呀!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春天的诗,哪些小朋友能给我们吟诵一首?指生吟诵。师:春天悄悄过去,天气渐渐热起来,初夏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初夏时节的古诗《小池》,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2.谁积累过这首诗,能背给大家听听吗??指生背古诗?。3.很多同学都熟悉这首诗,其实它描写的就是初夏时节的一处小池塘。课件出示《小池》图。著名的宋代诗人杨万里当年看到了这个小池塘,在周围的景物映衬下,被深深的吸引、陶醉,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吟诵的诗句《小池》。?4.简介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