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doc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成果名称基于系统观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成果完成人季晓云、郑倩、丁素坚、葛静、高祥翀成果完成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推荐等级建议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推荐单位名称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推荐时间2011年5月5日成果科类管理学代码115222序号01编号江苏省教育厅制成果简介成果曾获奖励情况获奖时间获奖种类获奖等级奖金数额(元)授奖部门2011年4月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5000江苏省教育厅2008年11月教学创新奖中央广播电大学成果起止时间起始:2006年年3月10日完成:2010年10月30日主题词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模式实践;教学创新;成果主要内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立足于系统思考与研究的视角,在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体系设计、学习过程监控与评价、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教学模式互相融通、扩大成果社会影响等六大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教学改革成果。1、以提升学生自主学生能力为核心,实现了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机融合与渗透在长期的课程教学实践中,以课程教学改革为试点,对远程教育模式下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多元化教学形式的精心组织和有效实施,实现了教学组织由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向基于网络平台教学互动方向的转变。2、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取向,构建了课程教学方法体系团队教师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模式下切合课程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改革融入远程开放教育模式改革实践中,以新时期地方经济发展对中、高档会计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围绕教学目标,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促学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3、以对学习过程评价为手段,加强了师生准分离状态下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通过对形成性考核方案的设计和运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和评价,多样化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4、以开展教学研究和学科研究为抓手,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学科研究成果长期以来,团队教师坚持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承担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南京广播电视大学规划课题等多项教改课题研究,并及时总结和推广教改成果。同时,积极开展学科研究,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横向课题等多项学术课题研究,注重将研究成果穿插于教学内容的讲解中,加深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把握和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成果主要内容(续)5、以探索高职教育与远程教育“优势互补”效应为出发点,实现了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衔接与融通200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正式成立,由此形成了我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教师身兼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双重教学任务”的办学格局。作为同时从事两类教育的一线教师,我们注重高职教育与开放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融通。在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高职教育提供的实践教学条件积累的经验,提高成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注重吸收远程教育动态化的教学形式,通过构建互动式课堂、组织学习小组等形式,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6、以参加各类教学评比与遴选为契机,扩大了成果的社会影响与应用范围积极参加各类评比、遴选,获得多项表彰与奖励。《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一体化方案,由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策略运用适当、考核方式设计合理,2008年获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第三届“教学创新奖”;以《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为试点,总结出“网络环境下三层递进式教学模式”,获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反思征文“佳作奖”;注重课程资源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被遴选为2011年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精品课程。2.创新点1、课程教学改革以系统观为指导,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突破了传统教学改革局限于某一方面研究与实践的局限,以课程教学目标为引领,构建了清晰的课程设计思路;以设计思路为主线,采取了多视角、多层次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构建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课程教学模式。2、课程体系适应时代发展,课程设计从根本上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安排体现地方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对课程教学重、难点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每一种教学形式都融入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避免了课程教学组织流于形式等问题的出现;课程教学外在组织形式与课程目标内在要求的高度统一,确保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对传统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力求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切合人才培养要求紧扣课程培养目标,设计了四大考核方式,着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方位评价,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