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纲解读中国的地质灾害一、地震灾害探究问题: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案例②——台湾岛“9·21”南投地震发现:(1949—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的地区的10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地区的100倍。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二、滑坡、泥石流灾害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泥石流发生的条件2.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冰川泥石流(二)滑坡2、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3、我国滑坡的分布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灾害多发区原因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一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课下探究:课堂小结1.关于地震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的地震只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地质构造无关B.日本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C.板块内部不会发生地震D.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地震带2.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以下不能用来解释这种现象的是()A.我国地质条件西部稳定B.我国东部人口稠密C.我国东部城市密集D.我国西部人烟稀少3.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B.火山喷发C.滑坡D.泥石流4.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A.陡峭的沟谷山区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5.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地区,其气候特征往往是A.终年高温多雨B.终年高温少雨C.四季分明,降水均匀D.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6.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8.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度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B.江南丘陵降雨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C.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东部平原区D.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趋频发生的重要原因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9—11题。9.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10.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11.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当地时间(东经100度)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公里)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级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2~14题。12.此次地震位于()①板块的消亡边界②板块的张裂地带③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④环太平洋地震带上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A.震中距不同B.测量中的误差造成的C.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D.采用的震级标准不同14.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原因有()①震级较高②震中距印尼等国较近③建筑物抗灾性差④灾情突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