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学设计 (3).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阳光》教学设计 (3).doc

《阳光》教学设计(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阳光》教学设计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何云教材分析:《阳光》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8课,课文有五个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点明文章的主题。课文以抒情的笔调先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它让孩子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教学目标:1、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教学重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理解“小河像长长的锦缎”这一句话。2、文中最后一段的理解。教学方法:以读代讲,直观教学,情境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揭示课题——阳光。[设计意图: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出示一个火红的太阳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太阳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给大家讲一讲?(引导学生感知: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太阳可以把衣服晒干,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没有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等。)课件展示阳光图片,观察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三、深入感知,朗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听师范读:听了后,你有什么感受。(阳光很美,很宝贵,小作者很喜欢阳光……)(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本美,与大自然的美互相呼应。)2、过度:阳光的确很美,我们看看小作者又是怎样描写它的。3、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颜色像,都闪亮亮的,很宝贵。)(出示阳光洒满大地的图画,感受“阳光像金子”)[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画,有机地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阳光像金子”。]5、看!阳光多像金子呀!所以我们常说“金色的阳光”,谁再来读一读第一段?6、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二段过渡:阳光像金子,当阳光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1)图画展现阳光普照大地,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2)课文哪一段描写了这一美丽的景色?(3)自由读一读第二段。(4)引导比较句子,学习欣赏品味语言。A、出示句子:(课件出示)①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②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B、自由读一读句子。C、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能发表一下你的意见吗?D、全班交流。E、再次观看图画,点拨感悟:在阳光照射下,田里的禾苗比原来绿了,山上的小树比原来高了。[设计意图:通过对句式的比较。引导学生品析感悟语言文字表现出的生动性,并抓住此契机适时地进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F、指导朗读句子,读出感受。(用赛读的形式进行,引导评议。)(5)过渡: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是什么样的呢?A、用“____”画出书上的描写小河的句子。(河面闪着阳光,小河闪着阳光,就像长长的锦缎了。)B、想一想有不懂的地方吗?可以向老师和小朋友提出来,大家会帮助你的。通过实物理解“锦缎”(缎子被面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的方式来体会)。[设计意图:“学而不思则罔”,质疑是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运用实物理解词语,更加形象直观。](6)出示图画,让学生感受河面上波光粼粼,像绿色的锦缎般美丽的景色。(7)指导朗读,强调“长长”一词。请用你最喜爱的语气来读一读。(8)拓展练习:我会说:A.小朋友的脸蛋就像__________。B.孔雀的羽毛就像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