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6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硕士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通信与信息系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学硕士培养实施方案上海大学2011年3月目录前言…………………………………………………………………1学校介绍………………………………………………………PAGEREF_Ref289443469\h2培养模式………………………………………………………PAGEREF_Ref289508571\h5培养目标………………………………………………………PAGEREF_Ref289443486\h6培养标准………………………………………………………PAGEREF_Ref289508586\h7培养标准实现矩阵……………………………………………PAGEREF_Ref289508753\h11培养方案………………………………………………………PAGEREF_Ref289508770\h13企业培养方案…………………………………………………PAGEREF_Ref289508782\h18附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建设协议……………………25PAGE\*MERGEFORMAT1前言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理念。以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的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结合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开展工学硕士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工作。工学硕士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将主要在与本科试点专业相对应的通信与信息工程领域开展试点工作,以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工程领域高级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的。试点规模为每届工程师型硕士生20人左右。本专业领域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编码、传输、交换等技术,具体研究领域涵盖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宽带接入网、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图象处理、数字语音处理、图像和语音编码技术、图像通信技术、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处理、传输与终端、显示技术、现代无线技术、微波技术等。在试点阶段,本着集中优势、集中精力、加大培养力度、保证培养质量的基本原则,拟将工程师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成为电子与通信领域所需的通信工程师、电子工程师、信号处理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各类优秀工程师后备人才。PAGE\*MERGEFORMAT35学校介绍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卓越计划”的试点高校之一。上海大学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50多年来,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万余名通信与信息工程工程领域的技术人才,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工作踏实肯干”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若干意见”的精神,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同时申请加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为此,联合校外实习基地的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了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决定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共同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签订校企合作建设协议,保障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实施。根据培养方案、培养规模,签约企业有:中国电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美维电子有限公司。学校与签约企业都具有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良好基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二个国家一级学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具有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在上海市处于领先行列,“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实验室”被评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科技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学院拥有教师200余人,其中教授3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80%以上。近年来,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东方学者”特聘教授、“自强”特聘教授、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上海市领军人物、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大学“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大学杰出青年教师、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曙光学者”、“启明星学者”、“浦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候选人等荣誉称号28人次。近三年,获得863项目3项,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多项,且每年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近三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2003年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设有其博士后流动站,在2006年教育部学位中心主持全国第二轮学科评估排名和2009年学科评估高校排名均为26。同时,还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