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尿酸共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诊治专家共识草案血尿酸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尿酸盐饱和度约为7.0mg/dl,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420umol/l(7mg/dl),女>357umol/l(6mg/dl)。HUA常与传统的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因此长期以来HUA仅仅被认为是代谢异常的一种标记。近20年来10多个前瞻性大规模临床研究,约10万例以上的观察对象,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尚没有循证证据显示降低血尿酸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所以目前的指南没有把HUA列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鉴于高尿酸与血管、心脏、肾脏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降尿酸治疗有望成为一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途径。2002年日本痛风核酸代谢协会在全球第一个提出,对无症状HUA应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给予分层治疗建议。我国存在着大量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或缺血性心脏病的HUA患者,临床医生对HUA如何处理观点不一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否有治疗的必要性,治疗标准如何确定,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就高尿酸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治疗的必要性进行广泛讨论,最终达成心血管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一、HUA的流行病学从欧美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学数据看,HUA的患病率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与糖尿病、高血脂症有着相似的流行趋势,提示HUA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支持这一推论。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方圻等调查显示中国男性HUA的患病率为1.4%,女性为1.3%【1】。90年代中期以后调查显示男性HUA患病率为8.2%-19.8%,女性为5.1%-7.6%[2]。10年间我国HUA患病率平均约增加了10倍。而且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HUA的患病率较同期国内其他地区高,对山东省海阳市5个社区沿海自然村居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HUA患病率男性为16.58%,女性为7.88%[3]。广州市体检人群HUA患病率为21.8%,其中男性为27.9%,女性为12.4%[4]。佛山地区调查显示,HUA患病率男性为22.6%,女性为11.6%。这些地区HUA患病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应该与该地区生活水平提高快,进食海产品和高蛋白、高胆固醇食物较多有关[5]。根据近年各地HUA患病率的报道,保守估计目前我国约有HUA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加剧。二、尿酸的代谢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人体嘌呤来源有两种,内源性为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大约6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外源性为摄入嘌呤饮食(大约100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20%。在正常状态,体内尿酸池为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750mg,排出约800-1000mg,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70%经肾脏排泄。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5%-25%,就可导致HUA。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凡是影响血尿酸生成和(或)排泄的因素均可以导致血尿酸水平增加。三、HUA的危险因素HUA与年龄、性别、地区分布、种族、遗传、和社会地位都有一定关系。随年龄增加、男性、一级亲属中有HUA史、静坐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高的人群以及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功能不全患者易发生HUA。进食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的肉汤等,饮酒(尤其是啤酒)以及剧烈体育锻炼均可使血尿酸增加。某些药物长时间应用可导致血尿酸增高,如小剂量(<300mg/日,尤其<100mg/日)阿司匹林、噻嗪类利尿剂、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都阻止尿酸排泄。其中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尿酸的排泄,大剂量(>300mg/d)可促进尿酸排泄。四、HUA的分型诊断标准:根据尿尿酸水平可初步对高尿酸血症进行分型诊断:HUA患者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小时尿检测尿尿酸水平。(1)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少于0.48mg/kg/h,尿酸清除率(Cua,尿尿酸x每分钟尿量/血尿酸)<6.2ml/min。(2)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大于0.51mg/kg/h,尿酸清除率≥6.2ml/min。(3)混合型:尿酸排泄超过0.51mg/kg/h,尿酸清除率<6.2ml/min。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Ccr)校正,根据Cua/Ccr比值对HUA分型如下:>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