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听泉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一吃****春晓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鼎湖山听泉教案设计.docx

鼎湖山听泉教案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鼎湖山听泉教案设计鼎湖山听泉教案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鼎湖山听泉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鼎湖山听泉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指认文中的比喻、拟人句,体会其表达作用;(2)体会散文语言的优美,学习以空间转换为顺序组合材料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1)诵读。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掌握文章吟哦讽诵的要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味作者的感情。(2)欣赏。可让学生各抒已见,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或句子,阐释欣赏的理由。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秀美河山的感情;体会本文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2.难点作者听泉而生的感悟,即文中深蕴的哲理。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与学互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祖国风光片剪辑。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光秀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万千景象,美不胜收。今天,就让我们去一下有“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之称的鼎湖山,听一听泉水的声音,领会那清澈透明的境界吧!(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指导学生积累词语。泠泠(línɡlínɡ)淙淙(cónɡcónɡ)拾(shè)级而上怅惘(wǎnɡ)菩(pú)提汩汩(ɡǔɡǔ)迥(jiǒnɡ)然相异楹(yínɡ)联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跃。怅惘:惆怅迷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山鸣谷应:高山上发声,深谷中有回声相应。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籁:从孔窍中发出的声音。2.走进鼎湖山。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山地林木葱笼,生长着众多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保存了一个完整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3.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学生划出表示作者行踪和时间变化的词语。【提示】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理清本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2)按作者的行踪,给课文划分段落。【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登岸,初闻泉声如见泉影。第二部分(4-7段),从补山亭仰望,在庆云寺漫步。第四部分(8-10段),寄宿僧寺,从泉声中得到人生感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共写了哪五幅画面?(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浏览、思考。【学生活动】鼎湖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可写的景物相当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而且用听觉来感受、领略、品鉴,这是为什么?【点拨】作者着重抓住“泉”来写,是因为他认为“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作者到鼎湖山时已是黄昏,山间云雾飘忽“看不真切”。正因为如此,所以“耳则愈灵”,从想看泉发展到听泉,而听泉的过程,也正是作者心灵净化的过程。2、诵读、讨论。【学生活动】自由读课文,讨论: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嬗变的历程?【点拨】一开始,作者的心态有些怅然,因为七星岩之游“走得匆匆,看得蒙蒙”;登桥以后泉声扑面而来,闻声如见泉影。“顿生雀跃之心”,心情一变;转下去,见泉联想起爱女,因爱女而爱泉;入夜听泉,顿生感悟。3、品味、探究。【学生活动】第二部分写亭前仰观和殿前漫步,直接写泉的地方并不多,是不是偏离了中心?请说说你的看法。【点拨】这一部分写满山绿意,写树,写钟声,写庆云寺的古今变迁,似乎偏离了中心。其实,这样写一是以“绿”来衬托泉水,写出泉水“孕育生机,滋润万物”的作用;二是蓄势,为下文写听泉而生的人生感悟作准备;三是给作品赋予时代意义。作者的感情与宗教不同,作者的“听泉”也就与历史上善男信女的“听泉”有了鲜明的历史界限,具有独特的时代内容。4.借鉴、运用。【学生活动】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各造三个描写景物的句子。【点评】本文语言生动鲜活,运用了较多的.精妙的拟人句、比喻句。学生完成这项练习,有助于学习借鉴本文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四)课内小结1.本课时重在整体把握课文,了解课文的主题,把握文章的脉络。通过学生反复浏览、诵读,理解作者如何抓住、为什么抓住“听”这个主心骨来组合材料。对文章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的写法,也有了清楚的认识。2.本文作者在鼎湖山听泉,心神犹如融于泉水之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你跟自然接融,也有过沉醉其间,物我两忘的体验吗?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记下你的经历和感受。(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肇庆()佯作()泠泠淙淙()()生意盎然()迥然相异()菩提()汩汩()楹联()2、选出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A、不决于耳新陈代谢轻重缓急历史变迁B、万籁俱寂繁花似锦气氛肃穆安详厚重C、小心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