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完整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完整版】.doc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完整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九章机械和功一、杠杆1、根底知识杠杆: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可变形为:F1:F2=L1:L23、做关于杠杆题时的考前须知:〔1〕必须先找出并确定支点〔2〕对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动力和阻力〔3〕找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4、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先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再比拟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臂就小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反之,为费力杠杆。5、轮轴:由有共同转动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习惯上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R表示轮半径,用r表示轴半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F1R=F2r,因为R>r,所以作用在轮上的力F1总是小于轴上的力F2。二、滑轮1、定滑轮与动滑轮定滑轮在使用时,轴不随物体移动。而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2、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动1倍的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3、滑轮组〔1〕即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2〕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有几段绳子承当,所用的拉力就是它们的总重力的几分之一。拉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就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几倍。三、功1、功:如果对物体用了力,并使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2、功的两个要素:力和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3、功的大小:功等于作用力跟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用公式表示是:W=FsF表示力,单位:牛(N)。s表示距离,单位:米〔m〕W表示功,单位:牛·米(N·m),叫做焦耳,简称焦〔J〕。1J=1N·m。四、功率1、功率: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s=n·h〔1〕η=W有用/W总〔2)η=W有用/W总=Gh/Fs=Gh/nFh=G/(nF)第十章能及其转化一、机械能1、物体能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多。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就越多。3、重力势能:受到重力的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多。4、弹性势能:具有弹性的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同一弹性物体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多。5、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6、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在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二、内能1、扩散:两种不同物质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2、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3、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4、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5、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外界对物体做功,或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反之,物体的内能将减小。三、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小了多少。2、比热容〔C〕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及状态决定的。单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