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实践探究发布时间:2021-07-12T13:57:38.137Z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下作者:黄少微[导读]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具有深远意义。在深度学习的目标引领下,从“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认知策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全程评价”六个维度出发,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凸显道德与法治地学科价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助力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奠定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黄少微摘要: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具有深远意义。在深度学习的目标引领下,从“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认知策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全程评价”六个维度出发,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凸显道德与法治地学科价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助力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整合,奠定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核心素养《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事项通知》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是《品德与生活》,后更改为《道德与法治》。面对教材名称的变化、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师也应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度学习。一、以“核心知识”为目标,引导学生深度理解项目化学习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学科素养”落实在项目化学习目标中。笔者在五年级上册的《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一项目化学习设计中,以“丰富多样的文字、古老而优美的汉字、意蕴隽永的汉字、影响深远的汉字”为主题,确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科思维目标”,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学生不仅自主探索、发现、习得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还能联系生活经验学习判断信息,从知识习得到能力提升,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成项目化学习目标的同时,培育了学生的学科素养。二、以“驱动性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诱发思考,驱动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注意力,更能吸引他们投入到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中。在道德与法治的《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一课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中,对四个主题分别进行了四个不同的驱动性任务设计,分别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如何进行文字的规范?”“国家推行规范汉字,而每一个阶段的汉字风格有什么不同?”“如果选一个汉字作为你们家的家风美德,你会选哪一个汉字?”“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汉字有哪些影响,焕发了怎样的活力?”教师要找准本质问题,并和学生观的经验相联系,有时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驱动性问题的雏形,甚至在“冲突、争辩”中产生驱动性问题。三、以“认知策略”为方法,引导学生合理建构在学习中,学生会经历获取和整合知识,将知识加以组织、巩固,这是最基础的学习,继而进行扩展和精炼知识,通过比较、分类、抽象、推理、提供支持、分析等方法,形成更深的理解。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中关注“比较、区分、决策、系统分析、创见、调研”等,如调查自己家族的名字,比较不同阶段文字的风格等。四、以“学习实践”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实践“”这个词强调的是“做”和“学”的不可分割性,这就意味着项目化学习不仅包含“做”,不仅包含技能,同时也包含着“学”,包含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在道德与法治的《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一项目化学习中,针对“设计《美丽文字民族瑰宝》小报”“设计家谱”的实践环节中加入了交流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用书面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现,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富有表现力和有效的方式进行报告”“有效地和读者、听众、观众互动交流”等。小学道德与法治项目化学习中设计“学习实践”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体验。五、以“公开成果”为指向,引导学生获得成就项目化学习成果是指在项目化学习结束时产生的作品、产品、报告等。成果不仅仅是做出的东西,更是要解决真实问题,体现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展现自己和团体在探究中的深入理解。在道德与法治的《美丽文字民族瑰宝》成果展示上,学生“报告”自己组制作的过程:(首先,由小组代表向全体代表陈述他们的观点)生1:我们组根据个人特长先进行了相应的分工,以“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为主题,根据项目内容,进行了小报的版块设计。(他说完后,另一个男生补充了分工中的思考和调整)生2:我们在制作小报时是有分歧的,因为对“美丽文字民族瑰宝”这八个字的展现,我们都有自己创想,都想用自己的创意,后来,我们就进行了“比稿”,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创想设计好,然后比一比,就最终确定了用哪一个。生3:我自己是学书法的,于是我就用了自己的审美观点,后来另一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