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6部分 写作 第2讲 题好一半文点活龙之睛——巧妙拟题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含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6部分 写作 第2讲 题好一半文点活龙之睛——巧妙拟题教师用书.doc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6部分写作第2讲题好一半文点活龙之睛——巧妙拟题教师用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讲题好一半文,点活龙之睛——巧妙拟题标题是一篇文章的“龙睛”,只要我们精心点画,就有可能获得阅卷者的青睐,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初印象”。拟题在高考作文写作中显得尤其重要。一、拟题原则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确立的角度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2.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3.标题要含蓄,把思想蕴含于形象的标题之中,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4.拟题时要善于联想。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事物或事理的思维过程。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相关联想,如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相似联想,如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相反联想,如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二、拟题的核心技法拟标题的核心是对材料进行复述与概括、拓展与修饰,而非单纯孤立地去考虑标题应如何简练、如何华丽。一个标题如果连材料内容都无法概括照应,就算再华美,也无济于事。因此,拟题需要涉及审题立意。具体而言,“复述”是对材料内容的关注,避免偏题;“概括”是拟题的形式需要,避免冗繁;“拓展”是写作思路的深、细、广、远四方面的延伸,避免就事论事,无话可说;“修饰”是拟题的美化之路,避免单调。作文的拟题不是一个能力并行的平面体,而是一个带有顺序的能力阶梯。“复述”“概括”“拓展”“修饰”依次进行,方可拟制出一个切题、完美的作文题目。其中,“复述”“概括”是拟制标题的低阶要求,“拓展”“修饰”是拟制标题的高阶要求。若“复述”“概括”环节基本达到“覆盖材料”“简练明确”“对象范围适中”“有话可说”四个要求,那么,“拓展”可不做要求,“修饰”主要是针对文题运用修辞进行加工。这些是在具体拟制标题前需要具备的能力。三、拟题的常用方法“题好一半文”,要想高考作文拟题具备准确、简明、醒目、新颖、有意蕴、有文采等特点,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就必须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技巧一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揭示作文中心,直言事理,突出论点。这类题目是对写作内容的高度概括,总领全文,切合题意。这种拟题方法,明白易懂,能够揭示作文材料中心,不仅能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论点,也向阅卷老师点明作文的主题,使阅卷老师能快速准确评分。如高考作文题目“行于坚守,成于创新”“怀念老规矩”“因为难得,所以珍惜”等,都准确地揭示了材料中心,直言事理,切合题意,受到阅卷老师的欢迎。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拟题指导](1)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黑白照片虽易老化,但感情不老;②数码技术虽便捷,但情感易稀释;③数码技术是柄双刃剑。(2)思考确定最佳立意,然后拟写出能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的题目。如:①数码时代,珍存点滴;②莫让科技稀释了人文情怀。技巧二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拟题应该讲究语言的锤炼,题目要形象生动,醒目新颖,引人注意。恰当地运用对比、比喻、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拟题,题目新鲜活泼,言近旨远,自然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信心——低谷暗影里的阳光”“风雨过后有阳光”“创新让他们走出沼泽地”,这些题目灵动地运用比喻显示出材料的内涵。“安能随意弃诚信?”“人怎能没有善心?”,这些题目运用反问句式,有力地表达了材料所蕴含的主题。“绿叶对根的诉说”“在大地温暖的怀抱里”,这些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体现了材料的主旨。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写作。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脍炙人口且富含哲理的宋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必须符合文体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拟题指导](1)通过认真审题,可先确定立意: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②圈内与圈外、宏观与微观;③当局者未必迷,旁观者未必清;④距离产生美。(2)思考确定本题的最佳立意,然后运用修辞手法拟写出形象生动的题目。如:①入得其内,出得其外;②请从“庐山”之中走出来。技巧三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好的标题应该优雅,有文化品位。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众多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温润典雅,言简意赅,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