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概况感觉神经传导研究则是通过刺激感觉神经纤维的一点、在沿神经走行的另一点记录反应波来确定其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波幅。沿神经走行在两点或多点刺激运动神经,在其支配肌肉上记录电反应,可确定刺激点间的快传导运动纤维的传导速度。也可将运动神经远端刺激产生的肌肉电反应(即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对照值进行比较。三.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三)意义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传导速度—髓鞘功能波幅—轴索的功能病变的程度F波反映近端运动神经特别是根的功能五.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的临床应用周围神经病神经丛病变神经根病变的定位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神经传导研究补充了EMG的不足,能确定有无周围神经病理损害及其程度。它们特别有助于确定感觉症状是由后根神经节近端还是远端病变所致(前者周围感觉传导研究正常),以及神经肌肉功能异常是否与周围神经病变有关。在脱髓鞘性神经病(如GBS、CIDP、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或某些遗传性神经病)中,常表现传导速度明显减慢、终末运动潜伏期延长以及复合运动感觉神经动作电位的离散;在这些疾病的获得性变异型中还常见传导阻滞。二.目前EMG所处的地位四.常规EMG适应症和临床意义2.诊断和鉴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周围神经病变3.补充临床的定位H-反射-L5,S1肱二头肌,三角肌—C5,6肱二头肌,大小鱼际肌—C6,7胫前肌,腓肠肌—L54.辅助判断病情及预后评价肌炎的活动期和恢复期神经源性损害的进展5.疗效判断的客观指标CTS术后传导速度明显改善MG病人用药后RNS恢复正常等第二部分EMG和NCV一.正常EMG(一)插入电位针插入肌肉时引起一阵短暂的电位发放。(二)自发电位肌肉安静下的电活动1.终板噪音2.终板电位发放(三)运动单位电位(MUAP)1.时限:反映一个MUAP所有的肌纤维同步放电的程度。最重要的指标。2.波幅:由针尖附近的少数肌纤维决定的,受肌纤维大小和密度的影响。3.相位变化一般为3相或4相。在肌肉放松和收缩过程中,都可通过插入肌肉的针电极记录到肌肉的电活动,即CN-EMG。(四)募集电位肌肉大力收缩时记录的电活动。干扰相:大力收缩时足够的MU募集在一起难以分辨出基线的MUP相互重叠。波幅2~4V。运动单位的兴奋数目取决于自主收缩的强度,肌肉收缩力量的增强与兴奋(募集)的运动单位数目及其发放频率的增加相关。大力收缩时,正常兴奋的运动单位太多,以至无法再区分出单个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从而产生一种完全的干扰相。二.异常EMG(三)肌强直放电肌肉自主或机械刺激后的不自主强直收缩特点:波幅渐降低,频率渐减慢,轰炸机俯冲或摩托车减速时发出的声音。意义:(1)先天性肌强直;(2)萎缩性肌强直;(3)先天性副肌强直;(4)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四)MUAP神经原性损害(1)时限:轴索芽生所致传导时间的变异。(2)波幅:纤维密度(3)多相波百分比:离散(4相)肌源性损害(1)A.时限:肌纤维丢失(2)B.波幅(3)多相波百分比(五)募集电位1.神经源性损害(1)混合相;(2)单纯相,MU;可见单个MUAP;2.肌源性损害:低波幅或病理干扰相(波幅2000uV)。3.其他:癔病及不合作者,频率不稳定而且慢。在肌源性疾病,短时限、多相(即超过4相)的小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发生率增多。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可用数种不同方法进行测定,其中最有帮助的是用表面电极记录肌肉大力自主收缩之前及之后特定间隔对支配该肌肉的运动神经施行重复(2~3Hz)超强电刺激的反应尽管神经肌肉接头区先前的兴奋会影响Ach的释放,但肌肉自主收缩20~30秒后以间隔发放、频率为2~3Hz的重复电刺激运动神经所记录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大小,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没有改变。但在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疾患,如在MG,重复(特别是以2~5Hz)刺激时可引起神经肌肉传递减低,从而表现受累肌记录的反应波大小呈现递减现象。